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沈丘回族文獅舞的淵源和發展

2012/6/27 10:11:51 點擊數: 【字體:


沈丘回族文獅舞的淵源和發展

 
    舞子獅在我國是一種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起源可追溯到隋唐以前的西域波斯中亞諸地(獅子曾是西域民族的圖騰),后通過往來于絲綢之路的西域胡人傳到中國,唐代流行的舞子獅名為“五方獅子舞”和“胡人假獅子”。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唐元稹也有“獅子搖光毛彩豎,胡騰醉舞筋骨柔”的詩句,描述的就是當時舞獅的情景。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
  
    舞獅在中國有南北之分,道具有大獅(兩人舞)、小獅(單人舞),種類有手搖獅、板凳獅、桌獅、地獅、布袋獅等。表演中有跳躍、跌撲、騰轉、踩球、登桿、攀頂等,突出威武熱鬧場面,以襯托節日的歡樂氣氛,人們把這種舞獅形式稱作“武獅子”。在河南省沈丘縣回族中還流傳著一種風格迥異的民間舞獅形式,表演時突出的是獅子的溫馴神態,如獅子出山、走步、搔癢、舔磙、飲水、舔毛、抖毛、觀景、吞繡球、生獅仔等,其情節極富生活化,故當地人把它稱作“文獅子”。
  
    沈丘回族文獅舞又名“文獅子”,由獅子舞、麒麟舞、獨角虎舞組成,具有原生態的質樸美。當代沈丘回族文獅舞據傳是一位名叫海鼻耳的元代波斯回回在原有的西域舞蹈基礎上,再一次和中原人民的風俗結合、融匯后編創出,表達了各族人民對長年戰亂的厭倦以及對和平生活的渴望。“文獅子”的最大特點是表演主體為雌獅子,有“母獅生小獅”、“聞籠繡”、“吻啃”、“吞籠繡”等,體現了雌獅子的溫雅柔和。“文獅子”舞在表演中分游街和場地兩種形式,獅、虎、麒道具各一套,小獅道具一至二套,圓籠繡一個,道具全部有本地老藝人自己制作。樂器為打擊類和吹奏類,打擊類樂器有重音大鼓、大鑼、堂鑼、鐃鈸、中鈸、镲等,吹奏樂器為“別里子”(波斯螺號)。表演順序分為獨角虎、麒麟、獅子。在鼓鑼镲的節奏中舞蹈,以鼓點振節導樂,在“別里子”奏出的麒鳴、獅吼、虎嘯之音中轉換情節。
    
    一聲波斯螺號的長鳴,獨角虎威風中出場,速度猛快,并四處巡回張望,視察山情,維護一方平安。獨角虎中的圓籠繡是作為獨角虎評判是非的一個象物,獨角虎即獨角羊,亦稱獨角獸,古稱“解豸”,是傳說中的神獸,獨角代表法律,能斷案。獨角虎先圍圓籠繡觀察,邁、踩、聞,然后用獨角觸之,銜起來,最后判定此象物有罪。獨角虎主要表現其威猛、智慧、無私、公正。喻義社會公平公正,消除歧視,是弱勢族群渴望民族平等的一種心聲。
   
    隨后麒麟的出場動作溫文而雅,一副尊者的做派,麒麟主要舞的是它頭上的冠子和兩個麟角,冠子代表高貴,麟角翎翅代表權位。忽然,圓籠繡出現在它的眼前,圓籠繡在麒麟舞中扮演的是一個外來者的象物,麒麟感到害怕,想除掉又覺莽撞,怕有失斯文,便一點一點近距離接觸,原來這個新鄰居是個逃難的弱者,不再忍心傷害它,并同情憐憫和它親密起來,與它親吻擁抱,銜起來的,接納了它,是民族團結的象征。麒麟在西域被稱做水中神獸,在中國被稱做祥獸,屬四靈之一,麒麟送子給人間帶來香火興旺,福祿禎祥。
  
    母獅出場后則主要表現其十月懷胎的艱辛和分娩時的痛苦。扒地、抖顫,小獅子緩緩生了出來,母獅充滿了喜悅和幸福感。小獅在動,幾次欲立不能,母獅上前舔小獅子,哺育撫愛,小獅子終于站了起來。文獅舞另一種含意是老百姓希冀和平對社會平等的一種呼喚,也突出教育人們對社會要有責任感,善待子女,孝敬父母,報答生養之恩。
   
    文獅子舞自海鼻耳始創,歷經尼贊馬丁、巴都,到李大志為“文獅子”的守望人之時,己傳承了二十三代。代代沈丘回族人在傳承文獅子舞中,對文獅子舞進行了細致而大量的發掘整理、加工、拓展、發展、創新,使之表演技藝更加閑熟純青,使之舞蹈情節更富于鮮活、生動感人,富于趣味性、歡娛性,反映出時代氣息,使之內容寓意符合時代的要求和社會變化。
   
    2007年1月,“沈丘縣回族文獅子文化協會”成立,李大志任會長。李大志,,回族,出生于1931年11月,沈丘縣回族文獅子文化協會會長。師從老藝人馬忠州、馬忠泰、李大春,學習獅尾、虎頭表演及道具制作等。曾先后參加過各種匯演,其中在2006年舉辦的河南省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二等獎。另外,其在周邊縣市也有很大的觀眾市場,在周口、開封、商丘等地參加的演出也獲得了眾多的榮譽。2007年3月,沈丘回族文獅舞入選河南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又被文化部公示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政府的大力保護和指引下,沈丘回族文獅舞在以后的傳承和發展中得到更加光大,在民間舞蹈文化藝術的道路上演繹的更加精彩。(原標題:沈丘回族文獅舞的淵源和發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清真網 2010-01-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