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走進河南古代文化地標——汝帖

2012/6/21 11:58:08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汝帖》是汝州‘三寶’之一,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是我國古代碑帖之珍品。
   
    《汝帖》是汝州‘三寶’之一,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并稱為“四大名帖”,由宋大觀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書百家”刻成,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是我國古代碑帖之珍品。
   
    《汝帖》也是汝州文廟的一大亮點。清代《直隸汝州志》推舉為可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并稱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撫的清代碑刻學家畢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稱贊《汝帖》為“真宋室之鴻寶也”。
      
    清代詩人孫灝在《汝帖》詩中寫道:“望嵩樓高高入云,舊藏汝帖天下聞。松煤拓紙歲萬本,官司厭苦征求紛。樓瓦飄零碑墜地,過眼煙云等閑棄。誰從灰燼拾遺珍,石爛猶存古文字。”《汝帖》八百年流轉的命運盡在其中。
      
    后世名氣愈來愈大的《汝帖》,出自800多年前的一個小小地方官王之手。那是宋大觀三年(1109年)的八月,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書百家”刻成,共12塊汝帖碑,匯帖12卷,每卷首均刊目錄,卷末刻帖的數目,共77家又23種,宋刻匯帖有目錄者并不多見。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
   
    明末戰亂,望嵩樓樓焚碑殘。汝帖碑刻被丟棄在馬廄中。清順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整一新,并加跋2刻,總共14塊碑刻,重新收藏于衙門,安置在西園存古軒中。當時范承祖為從民間收集碑刻,不惜以刑律威脅有可能收藏碑刻的老百姓。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義見所存碑文漫漶不復識,又自洛陽購得《汝帖》宋時原拓一部,重摹諸石,范承祖所做跋已失,白明義又加上序、跋和目錄,并加蓋汝州官印為記,碑刻變成了20塊,仍藏存古軒中。社會動蕩之中,碑刻屢有散失。1947年臨汝解放,州衙被毀,碑帖流落民間。
      
    新中國成立后,時任縣文化館館長的張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廟街一老百姓家門口找到第一塊,當時這戶人家把它丟在門口當石凳坐。1983年,縣公安局在拆房時發現了一塊《汝帖》殘碑,正副三位局領導親自把碑送到文化館。“從第一塊找起,花了四五年時間,找到了10塊。在多人幫助下,到1983年總共找到18塊。又從開封博物館復制了兩塊,復制的也不是原拓。”張天慶所長說。
    
    1983年以后,20塊石碑109帖的《汝帖》遷入文廟內,它囊括了宋以前數千年的書法。這時汝州文化局提出一個大膽設想——續帖。篩選宋以來千年杰出書家68人的代表作品,再刻制80塊碑帖,使《汝帖》總數達到100塊。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資450萬美金,從美國購回中國最早書帖集成《淳化閣帖》宋代原版。這次收購被稱為“書帖祖宗”回家。ㄔ瓨祟}:走進河南古代文化地標——汝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網河南頻道 2012-03-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