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三弦書
三弦書又稱鉸子書、腿板書,唱腔樸實無華,形式活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一種典型的民間說唱。三弦書是形成于南陽的一種較為古老的說唱藝,已有250多年歷史,因用三弦、鉸子(小銅鈸)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為本地四大曲種之一。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弦書的流派和特點
三弦書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在長期的演唱中,隨著對聲腔、板路、調式、調性認識的深入,由于方言、民俗的不同,使其在表演技法、聲腔運用以及演唱特色等方面演變成不同流派。”三弦書“主要分為三大流派:東路派、中路派、西路派,各流派的演唱風格各具特色。東路派由于受地理環境、語言及姊妹曲種的影響,他們的唱腔與中西路唱腔有明顯不同,具有湖北漁鼓、豫南民歌的韻味。
三弦書的風格
三弦書的總體表演風格質樸諧趣,火爆潑辣。因有文段子和武段子之分,唱表中則各有側重。常用的身段有小云手、挽手花、打轉身、蹉步、移步、劃步等。常用的身段架式有單云手、雙云手、云手漫頂、跨虎式、荷葉掌、虎換拳、弓箭步、跺泥等身段。一些熾熱的武段子,其動作幅度大、架式硬、節奏強、力度重,表演起來,那拳腳的劈啪聲、鉸子紅綾的鼓動聲、架口的呼應聲,交織在一起,往往是驚心動魄,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