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壽星"老子與重陽節的不解之緣

2013/6/17 15:30:06 點擊數: 【字體:

  
    寫《老子》的老子不姓老,我們都知道,他姓李名耳,為啥稱之為老子呢?因為他活得長,司馬遷說他活了160歲,便以老為氏。人能活這么長?我們不相信,可司馬遷覺得正常。漢代流行神仙家說,老壽星是活神仙。墨子都可以活到東漢,別提老子了。

  漢代以前似乎沒有重陽節,但時人對老壽星很崇拜。先秦文獻中常出現的彭祖也是大家崇拜的對象,孔子稱他為“老彭”,可不是“老子和彭祖”,而是“老壽的彭祖”。

  今天,我們講,重陽節是老人節,我們這個喜歡積累、不喜歡突變的民族對于老人的智慧是非常肯定的。在我們古典智慧的結晶中,《論語》和《老子》雙峰并峙。孔子老子誰先誰后?這個不好判斷,但《論語》在前,《老子》在后可以基本認定。因為從思想發展的邏輯看,《論語》誰也不批,《老子》則消解、超越了《論語》。若論對后世的影響,《論語》最大當之無愧。可論智慧和思辨,《老子》在其之上。

  《論語》對世俗的判斷,對人生的要求,是要積極干預的。這就好像我們今天二三十歲的職場人,此時不奮斗更待何時?年輕時就要拼命工作,養家糊口。《老子》的思想脫胎于老子晚年的認識,他要退出江湖了,不問世事了,可出關人家不讓才勉強寫下自己的人生總結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我們今天評論《老子》是出世的,是看淡一切的。這不就是老年人的心態嗎?這個世界也就這樣了,爭了一輩子也該消停了。

  老人閱歷豐富,但記性差點,經常恍惚,《老子》也有這個特點,玄玄乎乎,朦朦朧朧。可書中總是夾雜著一種圓滑的世故,一種不爭而爭的態度,這可算得上是老謀深算的注腳。

  雖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老子的智慧,可如果老子不老,他恐怕也沒有這等智慧。老子寫《老子》是逼不得已。國之利器,不可示人,都是不能說的秘密。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漂泊在外,遇上什么難處理的事兒,問問家里的老人,一般都能得到不錯的答案。老人的智慧不可小覷,所以我們經常抱著汲汲于功名的想法去向老人求教。

  重陽節跟老子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不僅限于此。登高是重陽節一大主題。有一種起源見于《續齊諧記》,大家也很熟悉。漢末道士費長房勸告桓景在重陽時帶茱萸囊,攜家人登山避難。費長房的身份是道士。所謂“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這位神仙一樣的人物在《后漢書》的記載中,平日干的是醫重病、笞百鬼的營生——在東漢這就是先進的科學技術。

  道教和道家雖是兩碼事,但前者就認老子為祖宗了。道士的最高功夫就是長壽之法,再不濟也得有些治病的方子。費長房讓桓景一家帶茱萸,茱萸是中藥,“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分。這些道士們都懂。茱萸是“辟邪翁”,菊花是“延壽客”,二者異名同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所以重陽節跟道士、道家、老子的關系真不是一般的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1-09-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