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尉氏縣洧川鎮常灣、英劉等八九個村的豆腐運送車隊都會定時出發,將6噸多新鮮豆腐運往鄭州、開封及周邊縣城的飯店、超市、鄉村和各零售網點,讓洧川豆腐成為城鄉居民飯桌上的美味佳肴。
洧川豆腐歷史悠久,靠祖傳秘方和獨特的制作技術贏得了百姓青睞,它以細、白、鮮、嫩、營養價值高而遠近聞名,但由于多年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個體經營,一直未形成規模。
今年3月,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洧川鎮成立了由鎮政府牽頭,由村干部、生產豆腐的能工巧匠等人員組成的洧川鎮豆腐協會。豆腐協會實行以市場為導向、以會員為基礎、以服務為宗旨的合作經營機制,召集精通豆腐制作的老人和能工巧匠共同研制、改良傳統豆腐的制作工藝,將傳統的制作方法與先進的機械化操作相結合,精選大豆原料,在保證制作出來的每一塊豆腐都品質鮮嫩、特色鮮明、營養衛生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彩色豆腐、嫩質豆腐、豆腐皮等花樣品種,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
現在,方圓數百里,“洧川豆腐”已成為一種產業,成為響當當的綠色食品品牌。在豆腐制品加工的帶動下,該鎮500 多戶村民還利用豆腐渣養豬,僅此一項,每戶每年能增收2萬多元。據了解,目前,該鎮豆腐協會正準備規劃、整合全鎮的資源優勢,計劃投資2000多萬元,成立豆腐聯合加工廠,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本報記者 伊勝利 通訊員 王水田)【原標題:洧川豆腐入“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