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汴梁晚報:二十五磨豆腐 香噴噴好幸福

2013/8/21 14:57:30 點擊數: 【字體: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春節磨豆腐,是豫東地區的傳統習俗。昨日是臘月二十五,按照傳統,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推石磨做豆腐。“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愿。家常豆腐、麻婆豆腐、五香豆腐、脆皮豆腐、三鮮豆腐、臭豆腐……記者走進磨豆腐和買豆腐的人中,聽他們講述與豆腐有關的故事,品味那濃濃的豆腐香……

  現代技術的鮮美

  春節臨近,劉軍獻一家格外忙碌。

  窗外寒風瑟瑟,屋內熱火朝天。

  劉軍獻是洧川鎮花橋劉村人,現年45歲的他是老漿豆腐的第三代傳人,他做出的豆腐以鮮香、嫩白等特點遠近聞名,頗受歡迎。

  “平時我的豆腐都供不應求,現在更是得提前幾天預訂,就這樣還不一定訂得到。”正在調試機器的劉軍獻累得滿頭是汗,卻顧不上擦一下。

  “現在俺家是晝夜不停地生產,就這還供不上貨。”在旁邊撈豆子的女兒劉珊接上了話茬。

  “妥了。閨女,你加上料試試。”劉軍獻放下工具,松了一口氣。

  劉珊端起一盆泡好的大豆,倒進磨漿機那碩大的鋁制容器里,劉軍獻擰開供水閥門,合上電閘,嗡嗡的機器聲和著流水聲,白花花的豆漿便汩汩流出。

  看著白花花的豆漿,劉軍獻打開了話匣子:“俺家做的豆腐為啥受歡迎?就是因為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就說這豆子吧,俺家用的豆子都是從東北運來的優質大豆,寧可每公斤豆子多花上幾毛錢,也不要劣質大豆。就這還得精挑細選,用電動篩子將碎瓣的、蟲咬的、發黑的豆子和雜物全都篩出來,然后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食品安全也有俺的一份責任,哈哈。”

  墻上掛著的紅燦燦的“鞭炮花”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將年味烘托到極致。

  “過年了,老百姓都想吃點豆腐。雖說現在生活好了,但是大魚大肉中間還是少不了豆腐不是?”劉軍獻的話語中透著一股得意勁,“現在俺一家全部上陣,人手還是不夠,于是又招了6個工人,就這還得日夜倒班生產。”

  “這一天能磨多少斤豆腐?”

  “平常每天能磨個六七百斤。現在快過年了,需求量實在是大,每天得磨個1500斤靠上。”

  操作間里,劉軍獻一家和工人們各司其職。妻子和兒子負責操控磨漿機和豆渣過濾,劉軍獻和幾個工人負責大鍋熬煮,女兒則來回跑腿。經過半個小時高溫熬煮后的豆漿經細網過濾后,流到大缸中,劉軍獻此時便端出老漿倒入缸里。據劉軍獻介紹,用老漿點制豆腐是個技術活,老漿不能倒多也不能倒少,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最好。剩下的工序就是“裝盒”和“擠壓”了,“擠壓”很簡單,就是把裝在盒里的豆腐用重物壓上,使之成型。劉軍獻說:“在擠壓過程中,水質至關重要,水質不好,很難做出好豆腐,水一般以中性為佳。”他對每塊豆腐的擠壓時間都超過40分鐘,確保豆腐有一個標準的硬度。

  經過這一系列程序,一塊50厘米見方的洧川老漿豆腐正式成型了,一輪程序下來能做好20塊豆腐。

    正說著,門外傳來汽車喇叭聲。

  “來拉豆腐的?”

  “不是,這個時候應該是拉豆腐渣的。磨豆腐的過程中生產出的都是寶:豆腐可以吃,豆漿可以喝,豆腐渣還能喂豬、喂牛。一斤豆能磨出六七兩渣,每斤渣能賣好幾毛錢。你算算,光豆渣我一天能收入多少?”劉軍獻說罷哈哈大笑,轉身招呼工人裝車了。
 
 古老石磨的醇香

  就在劉軍獻日夜忙碌的同時,離他3公里遠的張厲害也沒閑著。

  張厲害是洧川鎮東街人,40多歲的他是為數不多的使用石磨磨制豆腐的人。而他的那句“誰要豆腐,石磨豆腐……”也為附近村民所熟知。

  “磨漿機的磨豆速度太快,磨的豆腐沒有咱的石磨豆腐好吃。”他說,石磨磨出的豆腐水分少、硬度高,味道醇香。

  “唉,現在用石磨的人不多了。”老張的話帶著淡淡的惆悵,“石磨豆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俺一直舍不得丟。”

  踏入老張的豆腐作坊,進門右手邊是座農村傳統的大灶臺,里面嵌著一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鍋,鍋上面用4根木棍撐起一條白色的細網紗布;左手邊則是傳統的石磨,暗紅色花崗巖制成,分上下兩片,重近500公斤,一根皮帶將它和電機相連,上面斑駁的石紋向人們講述著它的歷史。

  “豆子泡好了,開始磨。”老張沖著門口喊了一嗓子。

  “來了,來了。”兒子一路小跑過來幫忙。

  老張合上電閘,磨盤開始徐徐轉動,兒子則端著盆將泡好的大豆慢慢倒進石磨的孔中,雪白的豆漿便從上下磨盤間緩緩流出。

  “這一天能磨多少斤豆腐?”

  “咱這石磨豆腐的產量比不上機器磨的,一天也就200來斤,都是賣給鄉親的。鄉親們都愛吃,俺家的豆腐剩下不了。快到年關了,不用推到街上賣,鄉親們都是來家買。”

  約莫兩個小時,泡好的豆子磨完了。

  張厲害將收集到的豆漿一股腦地過濾到大鍋中,然后在灶膛里燒上柴火。不一會,鍋中開始熱氣升騰,屋子里煙霧繚繞,豆香彌漫在整個房間。而老張還是不斷地往灶里填柴火:“這豆漿得猛火熬,越熬越香。”

  “雖說現在生活好了,俺家的二層小樓也蓋起來了,但是這磨豆腐的手藝不能丟,既充實了自己又讓鄉親們吃上了放心豆腐,一舉兩得,多好。”張厲害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不畏路遠買豆腐只為那份情

  張厲害的作坊外傳來一陣汽車喇叭聲。

  “張師傅,今天的豆腐磨出來沒有?”一陣腳步聲伴著說話聲由遠而近。

  來人是縣城一家飯店的老板,從縣城驅車20公里專門來洧川買正宗的石磨豆腐。老板姓石,個子不高的他看起來很壯實。

  “石老板,大過年的你還親自為飯店采購啊?”

  他沖記者擺了擺手:“不是飯店用的,過節了買幾十斤豆腐走親戚。豆腐營養豐富,既健康又吉利。”

    不斷地有人來買豆腐。

  “錢先給你,給我留塊好的。”不一會,還沒做好的豆腐就被預訂一空。有的人怕豆腐被別人先搶去,索性就站在門口等,小小的作坊熱鬧了許多。

  “都別爭都別吵,按照先來后到,頭幾塊豆腐我全包了。”石老板抽了根煙,對著人群喊了一嗓子。

  “豆腐哪里都能買到,又何必親自開車來呢?”

    石老板搖了搖頭:“你不明白。我小時候就愛吃豆腐,但是家里窮,也不是想吃就吃的。每回吃豆腐,心里就攢著一股勁,想著以后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豆腐’這倆字,寄托了我當時多少夢想啊。”【原標題:汴梁晚報:二十五磨豆腐 香噴噴好幸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2012-1-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