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2013/9/9 9:18:20 點擊數: 【字體:


    商城縣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古有“楚頭吳尾”之稱。南北文化相互影響、滲透,民間音樂舞蹈資源豐富、風格多變,既有樸實剛健的北方特色,又有細膩委婉的南方風格。“火綾子”又叫“杈傘舞”、“圍燈”,起源于漢代,興盛于唐代,繁華于清乾隆年間。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文武百官圍著朝王傘的紅色綾子載歌載舞,故稱“火綾子”或“圍燈”。唐代多在宮廷里盛行,后由宮廷傳至民間,受到百姓喜愛并廣為流傳,清代最為興盛。

    傳統的火綾子舞由一個“老桿兒”、“四梳”(女角)、“四挎”(男角)共九人組成,配有說唱和鑼鼓樂器等。道具有木梆或花棍、花巾(手帕)、彩扇,動作以搓步、顫步、碎步、頓步、滑步、追步、挑擔步、平足步、波浪步等為主,以大場、小場劃分表演內容。曲詞一為前后徵調式,中間轉羽調式的花鼓唱;二為前后宮調式,中間轉羽調式的搶八句;三為超八度乃至十度的大跳,構成上下翻飛的微調式花鼓唱;四為四句式的羽調式鑼鼓唱。從中可以看出火綾子舞與近代中國民間舞蹈精粹“安徽花鼓燈”的血緣關系,它應該是現今“花鼓燈”的鼻祖,它的存在關系到淮河流域以“花鼓燈”為代表的民間音樂舞蹈的發展,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研究價值。【原標題: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 2009-04-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