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民間小故宮”之稱的葉氏莊園,坐落在河南商水的一座小鎮上,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規模最大的清代民間莊園之一。
提起葉氏,人們就自然而然想起了鄧城葉氏豬蹄。那里的豬蹄,色澤鮮潤,新鮮帶筋,肉香醇厚,爽口不膩,并有“三不沾”之稱,成為豫東一絕。
這道地地道道的民間私房菜,創始于三國時期,盛行于明末清初。尤其是清朝中后期,葉氏豬蹄被作為貢品進入皇室,葉氏祖先因此也幾代在宮廷為廚,他們借鑒其他菜系的特點,使豬蹄制作錦上添花。因為烹制時不加任何色素,保持原來的顏色,所以味道鮮美、肉質肥嫩、肥而不膩,深受當地廣大人民喜愛,不久便聞名全國,成為當時達官貴人、巨富商賈的桌上名菜?滴跄觊g,作為清廷貢品享譽中外。
歷經幾百個春秋,葉氏傳人承襲祖輩的優良傳統,憑借靈巧的手藝、獨特的配方以及每道工序的一絲不茍,使這一歷史名肴發展成為獨樹一幟的中華名吃,在色、香、味、形、養等諸多方面日臻完美。
近年來,傳人葉中合先生經過長期的探索,掌握了一套獨特的制作技藝,鹵制的豬蹄集藥膳于一體,具有滋補養顏、養身健體之功效,達到一年四季滋補的效果,冷熱均佳,特別以清滑爽口、柔韌脫骨、味醇酥嫩、香氣濃郁而出名,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經常食用,可促進皮膚細胞吸收和貯存水分,防止皮膚干燥起皺,令皮膚光滑、富有彈性,使皮膚嬌嫩細膩、光亮潔白,是女性和愛美人士的膳食選擇。所以,鄧城葉氏豬蹄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深得“小熊掌”之美譽。
隨著鄧城豬蹄知名度的日益提高,該鎮的豬蹄加工戶已不僅僅滿足在本鎮經營,他們還落戶到鄭州、西安、南京、上海等全國各大城市,全鎮外出賣豬蹄者已達200多戶,不僅讓葉氏豬蹄享有盛名,更帶動了鄧城經濟的發展,在全國各大市場上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鄧城葉氏豬蹄,他們現在正積極地申請“中華老字號”,以期形成自己的品牌,讓鄧城葉氏豬蹄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而今,“葉氏豬蹄”已不再是“民間小故宮”的私制佳肴,而是一道中原的獨特小吃,盛名天下。許多外地游客來河南參觀訪問,無不慕名前來,以飽口福。1997年6月,原國務院總理朱基來周口視察工作。鄧城葉氏豬蹄作為本地特產,特意請朱總理品嘗。朱總理對此贊不絕口,認為肉香味美,確實名不虛傳。
2009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鄧城葉氏豬蹄制作技藝被認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標題:私房菜,走出“民間小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