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寶豐 魔力(上)

2013/9/10 17:54:50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

    全國玩魔術的人,有一半來自河南寶豐。這不是夸張。

    今年8月22日,中國雜技家協會正式授予寶豐縣趙莊鄉“魔術之鄉”的稱號。這個地方的魔術史已有千年之久,宛如一眼泉水,匯成滾滾洪流。周營村的魔術在最近20年內蔓延到所在的趙莊鄉,又蔓延到所在的寶豐縣。魔術,每年為寶豐縣帶來的收入超過3億元,創造的百萬富翁超過1000個。

    10月10日,中國寶豐第三屆魔術文化節在這里開幕。10月20日,省委書記徐光春在持續關注寶豐魔術幾年后,第一次親赴此地調研。

    《非常檔案》特推出“寶豐魔力”系列報道。對“魔術之鄉”光環背后的寶豐文化進行一次標本解讀。

    “徐書記,你拿回去多練練,就也會玩魔術了……”

    10月20日下午,寶豐縣周營村,村民靳全亮當著省委書記徐光春的面表演了一個魔術。

    “徐書記,這是我專門從西藏帶回來的銀杯,你看,杯子里是空的。”銀杯口朝下,一點酒也倒不出來。但是,隨后他雙手一晃,銀杯子里竟然裝滿了紅酒。徐光春書記接過來一嘗:“喲,還是真酒!”隨后他打趣說:“要是都像你這么變出酒,酒廠都要關門嘍。”那天,給徐光春書記一行表演魔術的村民很多,其中既包括9 歲的女娃張小偉,也包括45歲的寶豐縣民間演出協會會長劉順。劉順還給徐光春書記講了小魔術《圓珠筆穿紙》的訣竅,并把幾組道具送給徐光春書記,說:“徐書記,你拿回去多練練,就也會玩魔術了……”

    徐光春書記笑著應道:“好,好……”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順蹲在地上,順手撿了塊小石子,說:“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給你玩兩招。”他把石子放在左手,說:“看,石子在我左手里。”說完,握緊左手。然后,他的右手輕輕劃過左拳。待左拳再伸開時,小石子已不翼而飛,而右手也空無一物。

    “去哪了?在你口袋里。”劉順自問自答。說著,劉順往前邁了一步,飛快地伸手從記者的上衣口袋里“摸”出剛才那顆小石子,呵呵一笑。

    劉順露的這幾手,周營村80%的人都會。周營村70多歲的靳老漢說:“我不喜歡玩魔術,但他們玩的魔術,我都知道怎么玩,村里人都知道。”

    魔術綿延不絕背后的貧窮抗爭

    拿小石子玩小魔術時,劉順蹲在周營村入口處,旁邊,他投資的寶豐四通瞬發魔幻培訓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這個工程投資80多萬元,占地2畝。“樓上是表演廳,樓下賣魔術道具,那邊規劃的是餐廳、賓館。”劉順指點著說。是時,劉順穿著白衫衣,套著黑夾克,衫衣口袋里一沓百元大鈔遮著一盒5塊錢的紅旗渠香煙。他開玩笑地拍拍口袋說:“咱就是有錢。”

    貧窮曾經給劉順帶來無盡的悲傷,那樣的日子不堪回首但無法忘卻。家中兄弟姐妹8人,劉順排行老大。上世紀70年代,因為家里吃飯的人多,生活異常困難,一家十口人沒一間房,經常在生產隊的牲口棚里住。

    16歲那年,劉順想去洛陽謀生。他身上沒有一分錢,只好扒煤車,誰知道被拉到西安。在沿街乞討的時候,他遇到了改變其人生的江湖藝人王志富。

    劉順知道村里有人玩魔術,卻沒想到,王師傅在街頭玩魔術一天竟能賺20多元。劉順跪求王師傅收他為徒。半年后,他學了20多種魔術,開始單獨練攤兒。

    幾年后,母親得了癌癥,劉順不得不回到家鄉,在寶豐附近的魯山縣、郟縣等地表演魔術掙錢。

    當地的不少農民魔術師都有類似的苦難經歷,因為改革開放前的趙莊鄉“十戶九缺糧,家家住草房”。

    也許趙莊魔術能從唐宋興起、在明清繁衍、傳至今天,與貧窮抗爭才是主要原因。

    “大衛·科波菲爾沒什么了不起”

    20世紀80年代,“變戲法”并沒有讓劉順暴富。他相親時穿的是舅舅的衣服,“老婆開始也看不上我這個窮孩子,現在看來她嫁給我是很有眼光的”。劉順自豪地宣稱,他親眼見證了趙莊魔術的變遷。

    1989年,劉順組織了一個魔術團,帶著剛過門的妻子,開始到湖南、安徽、山東等地“賣藝”。

    他只身一人闖青島時,在公園里用布圍個場地售票演出。后來,出去表演就用簡易的大篷,有個話筒就感覺“美得很”。再后來,大篷越來越豪華,音響越用越高檔,演出團的人員也從十幾人發展到上百人。而現在,許多演出團開始與一些大城市的演藝廳簽約,串場表演,有了自己的“勢力范圍”。

    因此,魔術表演的道具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什么人頭移位、什么怪胎展覽……運用舞臺背景、運用聲光電等技術的魔術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趙莊魔術演出團的節目也越來越多,包括雜技、氣功、舞蹈、演唱。“這兩年魔術吃香,得感謝美國的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劉順說。

    2004年,大衛巡演到北京,讓中國人更深刻地認識了魔術的奧妙,也把中國魔術帶入新的發展時期。

    盡管感謝大衛,盡管吸收了大衛的不少表演技巧,但是,包括劉順在內的不少趙莊鄉魔術師都認為,大衛沒有什么了不起,在他的魔術中道具是主角,無論誰來替大衛,都能讓自由女神消失。“魔術的功力如何還是要看‘手法’”。手快、眼明、活干凈,趙莊魔術的精髓仍在“手”上。

    “買輛奧迪,逢年過節回家了,開著玩玩”

    周營村的劉順們揮舞魔棒,把生活“變”得很富足,附近的大黃、小黃、白店、大韓莊、木中營等村莊也跟著玩起了魔術。上世紀90年代,趙莊魔術很快輻射到商酒務、肖旗、石橋等相鄰鄉鎮,影響了整個寶豐。

    60多歲的靳拴(化名)是記者偶然碰到的一個大黃村村民。那天黃昏,他騎著一輛28式自行車正往家里趕,家里只有老伴在等他。

    他的4個兒子都出去玩魔術了,“每人帶了一個演出團”。靳拴住的是兩層樓,院里種著花,還放著一輛被雨布遮得嚴嚴實實的轎車。轎車嶄新,是奧迪A6,1.8升排量。靳拴輕描淡寫地說:“我不開,這是小兒子買的。逢年過節回家了,開著玩玩。”

    小兒子除了這輛轎車,還在寶豐買了一套別墅,在平頂山市區買了一套近二百平方米的房子。

    富起來的不是一兩個人,周營村有魔術演出團112個,從業人員88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1/2,年收入2000萬元,周營村平均每兩人擁有一部手機,有豪華轎車15輛、面包車23輛、大客車63輛、摩托車322輛,人均年收入1.2萬元。

    2005年春節前一個月,每天趙莊郵政所收到的匯款達10多萬元,最高一天匯款達28萬元。

    趙莊鄉有22個行政村、3.6萬人,有魔術等各類表演團體632個,從事演出的民間演職人員達1.2萬人,年創收超億元。

    而整個寶豐魔術表演收入去年達到3.3億元。一個經常引用的說法是:“全國有2000多家、寶豐有1400多家民間演出團體,從業人數5.5萬人,團體數量和從業人數均占全國的半壁江山。”

    看得見的光鮮看不見的酸楚

    劉順的妻子陳秀云17歲時就隨團出去表演。嫁給劉順后,又跟隨劉順去天南海北流浪。

    現在,劉順設計魔術道具,陳秀云帶著女兒設計魔術服裝,都不再出去流浪,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是“從臺前轉向幕后”。但是,吃魔術這碗飯注定了“走四方是一種生活常態”。

    周營村一個魔術團的團長李耀光說,帶團出去,錢是掙得不少,治安也可以,可是“那種一直在路上的感覺不好”。

    李耀光說:“在一個地方最多呆7天,一般都是兩三天就要換地方,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從一個場子到另外一個場子,這種感覺,讓人很累。”

    大黃村王老太的幾個孩子都帶團演出,只剩下她和老伴。她說:“天天操心他們。一天接不到電話就睡不安穩。”父母們看到的不是他們掙了多少錢,而是他們吃的苦受的罪。

    陳秀云說:“我們得到了不少,也失去很多,特別是教育孩子方面。”

    她的兒子就是在湖南省邵東縣演出時生的。因為經常出去演出,一年請一個家庭教師帶兒子,兒子給別人說“一年換一個家長”。

    因為常年在外演出,陳秀云和劉順覺得欠孩子們不少,所以,“為孩子成長,花多少都在所不惜”。他們的兒女上初中時,被送入平頂山市的貴族學校,兩個人一學期的學費是1.8萬元。但初中畢業后,倆孩子說啥也不愿意上學了。

    這對陳秀云來說是個遺憾。陳秀云說:“知識就是力量,還是上大學好,有地位。有地位就有一切。”

    人們知道的是,農民魔術師奔波于小橋流水的江南、冰天雪地的東北,從外地賺回一沓沓的鈔票,蓋新樓買房子坐小轎車。

    人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根本無法觀賞美麗的景致,無法留戀城市的繁華。殷實生活的背后是吉普賽人一樣的流浪,每個人都有流浪的艱辛和心靈無所依附的落寞。

    還有一點不愿意告訴別人的是,雖然他們演出的設備和環境越來越好,但是市場和社會的評價始終讓他們覺得距離藝術兩個字太遙遠,“不過,一切會越來越好,我們將來會和大衛一樣風光。”30歲的李耀光說。【原標題:記者 路治歐 史玉琴\文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6-1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