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橫拳無敵家,回身挑領甚可夸。
鷂子入林加反背,四把鷹捉染黃沙。
提起這首心意拳四把捶歌訣,使我們想起清朝著名武術家,對中華武術作過巨大貢獻的河南心意大俠買壯圖。
買壯圖,河南省魯山縣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初年,活動于咸豐、同治時期,卒于光結緒三年,享年八十余歲。這個時期是中華武術登峰造極之年,他和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師齊名黃河南北,同車毅齋大師并列為意拳三絕。
買壯圖大師的入室弟子有:丁兆祥、李海森、買朋憲、袁鳳儀、尚學禮等人。諸弟子親承師訓,又獎掖后人,故買壯圖事跡絕招,在河南心意門中有口皆碑,傳為美談。
咸豐年間,舞陽縣北舞渡鎮清真寺阿訇丁兆祥,某日見一老者禮拜,因面目陌生而叩問姓名,始知是魯山買壯圖,經商路過渡口,入寺禮拜。二人促膝暢談,感情相投。買壯圖于寺外試技,用手掌近按一只蝴蝶,讓其任意飛翔,自己隨蝶轉折飛奔五里之許,其蝶仍在掌中。這種粘蝶之功使丁贊嘆不已,當即拜買為師,留其在寺教習心意拳法。
郟縣心意拳師李海森,去魯山探望其表兄買壯圖。一日,雨后復晴,驕陽似火,表兄弟在屋內品茶乘涼,恣談拳法。李聽到高興處,不禁手舞足蹈。適門外石榴樹上麻雀喳喳亂叫,惹起心煩,欲撥掉此樹,卻被表兄制止。買大師從座椅上突然躍起,左手指在空中挑起竹簾,飛躍上樹,右手指早已夾住一雀。這種飛手擒雀之功實屬罕見,使表弟十分折服。
心意拳是歷史上的心意拳家們在三百多年的艱苦捶練中,象沙里淘金一樣精篩細選出來的武術精華,成為祖國瑰寶。買壯圖大師是精練簡化心意拳的杰出代表之一。
心意拳套路四把捶,在拳譜中稱為心意四象,暗含著龍虎猴馬等十大動物之意,基本拳式為:出手橫拳、斬手(或稱斬捶)、虎撲把及鷹捉把。拳式結構極其簡練,每個動作幾乎是直來直往。流傳最早的是馬三元式四把捶,其招數多達二十八式。買壯圖將二十八式馬式四把捶精簡到三個半拳式,把重式和侵撲站全部刪掉。僅加反背做為半式,充分發揮心意拳在武術技擊中以少勝多,以短見長的科學道理。時隔一百四十多年,從無人能將買式四把捶隨意更動、增加或減少半式。買壯圖對心意拳的貢獻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演練內、外長拳的武術家大概有所體會,倘若把所練的武術招數全部化解,運用到技擊中去是很費勁的。在搏斗中時會出現顧此失彼,手足無措的現象。而心意拳法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大膽割棄復雜拳式,著重四把捶的鍛煉,靜如山岳,動則崩翻,攻中帶防,柔中寓剛,渾然一體,瞬息萬變,既是套路,又是散手。
長期練習買式四把捶,會鍛煉出心意門中所要求的決斷勁,俗稱爆發力,也叫內勁、六合勁。買壯圖大師曾作一首發人深省的心意拳六合歌訣:
練拳容易得藝難,靈勁上身天地翻。
六合相聚人難躲,遇人好似弓斷弦。
買壯圖大師為我國武術事業作出了貢獻,他的光輝業績,將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原標題:心意大俠買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