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唐朝時,長安大恩寺的和尚玄奘與孫悟空師徒四人,遠涉千山萬水,經過無數磨難終于到天竺(印度)取回真經,玄奘和尚不折不撓的取經事跡。當時,轟動了長安人民。正在洛陽的唐太宗,在洛陽行宮接見了玄奘。唐太宗盛情款待了唐僧一行。宴席之后,孫悟空欲返花果山,宮廷樂隊和宮女鼓樂歡送,正好花果山眾猴前來迎接,兩隊相逢,鼓樂喧天。孫大圣非常興奮,不僅跳將起來,而且從小猴手中奪過鼓錘,盡情擊打,時兒緩慢悠悠,如遠山滾雷;時兒激越高昂,如波濤洶涌。現場的人們如癡如醉。目瞪口呆,后來唐宮大臣模仿孫悟空的擊鼓姿態和鼓點節奏記錄整理了“齊天圣鼓”。
佐樂,當時是唐宮一臣(現靈寶市程村鄉蘇南人),告老還鄉時,把“齊天圣鼓”帶回家鄉。廣為流傳,深受群眾喜愛。程村鄉的齊天圣鼓隊,一般由70人組成,大鼓三面,镲20對,大鑼20面,小鑼20面,宮女若干人(舞扇、彩綢、敲小鑼)。表演分行進表演和場地表演兩種形式。以場地表演來言,陣容隊形隨著鼓點節奏,不斷發生變化。其特色:(1)陣容龐大,雄壯有力;(2)節奏明快、充滿靈氣;(3)表演人員的動作,又有統一性,還有靈活性,充分發揮每個演員的表演技能,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4)服裝整齊協調、化裝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作為靈寶市具有豫西風格的文化藝術表演形式之一的“齊天圣鼓”,曾多次參加省、市重大活動,引起了國內外藝術界的廣泛關注。1991年,應中華百絕博覽會組委會的邀請,代表靈寶、三門峽市赴廣州進行表演。其間,《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中央電視臺、廣州電視臺,深圳電視臺等新聞單位,對“齊天圣鼓”都作了重點報道,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95年4月,河南電視臺又將其制作成精美的專題,分別在《看河南》和中央電視臺《神州風彩》欄目中播出,使得全世界許多國家,通過衛星轉播欣賞到中華民族這一獨特而美妙的民間藝術精品節目。
程村鄉,這一民間藝術節目,隨著時間的推遲,藝術的加深,今后必將進一步博得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和贊揚。【原標題:靈寶市陽平鎮蘇南猴鼓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