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縣蔣國故城入選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2013/12/14 9:12: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蔣國故城榮登榜單、序號307,成為淮濱縣首家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這是繼淮濱被認定為中華蔣氏祖根地之后我縣蔣氏文化研究又一里程碑式成果,也是淮濱堅持開展和促進臺海兩岸文化交流、回報海內外中華蔣氏尋根熱忱的有力見證。
據悉,由國家文物局主持的評審工作主要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于2009年5月正式啟動推薦項目申報工作,截至2010年初各地共推薦申報項目5573處。第二階段是遴選申報項目,于2010年7月至10月確定初步推薦名單3057處。第三階段是征詢意見,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最終確定申報項目并上報國務院。
通知說,2013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處,另有47處項目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95處。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務院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做出的重大決策,對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遺產強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淮濱縣歷史文化悠久,此前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蔣國故城為1986年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于距縣城東南15公里的期思鎮期思村(又名期思集),東西1700米、南北300-500米、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南部護城河尚存,北面臺地與城內地面相平已無城墻痕跡,其余三面斷續墻址高2-3米、基寬32米、墻址寬15-20米。
近年來,在蔣城遺址及周邊區域采集和出土了許多西周至戰國的銅鼎、銅壺、銅鏃、銅劍、蟻鼻錢、金幣-郢爰、車馬等。201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古城東南的白龍廟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西周時期的銅錛、銅鏃、陶豆、骨簪、骨針等遺物。【原標題:淮濱縣蔣國故城入選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信陽行政服務網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