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遠古華夏文明之火肇始,數千年文明史一脈相承,商丘的商宋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文化的縮影。宋國故城是可以觸摸到的底蘊豐厚的商宋文化的重要載體。商丘市新增的第六批“國保”單位有5處,其中古遺址3處、古建筑2處。除了宋國故城,還包括永城市王油坊遺址、柘城縣李莊遺址、睢縣閻莊圣壽寺塔、永城市崇法寺塔。宋國故城等5處文物晉升為第六批“國保”單位,加上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國保”單位漢梁王墓群、歸德府城墻,商丘市“國保”單位數量達到7處。“國保”單位,堪稱“國家文化名片”,厚重商丘擁有更多“國家文化名片”,實至名歸。
宋國是周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諸侯國,始建于西周初年,都宋城,存在時間長達約800年。東周列國惟宋國都城史籍記載較少,資料缺乏。宋國故城是最后一個被考古確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諸侯國的都城,這對尋找商代早期都城南亳城有重要價值。
宋國故城位于商丘市睢陽區歸德府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國都城的遺址,也是我國歷史上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1994年春至1997年秋,中美聯合考古隊對宋國都城遺址通過鉆探和發掘,確定了城墻的方位、大小和基本結構,揭示了周代宋城、秦漢睢陽城、明弘治十五年前歸德府舊城和明正德六年后現歸德府城的地層關系,證明在現存的歸德府城附近,上下疊壓著數座城。目前,宋國故城西墻的大部分以及南墻和北墻的西段保存較好,城墻頂部距地表最淺處約一米左右。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墻長2900米,南墻長3550米,西墻長3010米,北墻長3252米,總面積10.2平方公里。2000年,宋國故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從市文物部門了解到,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遴選、評審工作始于2004年,最終全國確定了1080處,河南省入選92處。商丘市新增的5處“國保”單位,是從8處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的,且全部是已經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 白鵬)(商丘日報)【原標題:商丘:宋國故城榮登“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