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湖南衛視《誰與爭鋒》節目播出了《亞洲首席大力士vs誰也推不動的太極宗師》,引起巨大反響。節目中,陳氏太極拳第19代嫡宗傳人,今年67歲的太極宗師陳小旺接受了一系列挑戰,包括與柔道高手對決以及面對20人同時用力推他,均以陳小旺勝利告終。終極挑戰中,陳小旺對陣能夠推動25噸重大卡車的亞洲首席大力士龍武,經過三輪比試,龍武雖然用盡全身力氣,用盡各種辦法去推陳小旺,但依舊被陳化解,未移動半步。面對如此高深的太極拳功夫,龍武連稱“佩服”,不禁感慨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為了揭開太極拳神秘的面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了陳小旺大師。太極拳能夠“四兩撥千斤”,其中蘊涵了很深的奧秘。在采訪過程中,陳小旺大師不僅解讀了太極拳的拳術,也解釋了太極拳對人心理的疏導作用。
《投資者報》:請解釋一下,什么是太極拳?
陳小旺:太極拳是以中國的陰陽學說為理論根據,結合人體科學的一種特殊動作。通過練習太極拳,可以保證人體的循環系統正;,心理安定平和的一種拳術。
《投資者報》:太極拳如何影響人的心理呢?
陳小旺:現在社會上心理有疾病的人非常多,心理疾病會影響身體健康,身體疾病又會影響心理平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光練身體,心里如果總是想不開,就會失去平衡,這是不科學的,我們一定要讓身體始終處于良性循環中。太極拳陰陽的思想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因為動作是有形的,心理和氣是看不見的,是無形的。
怎么能夠把陰陽學的思想運用到無形之中呢?如果能夠陰陽平衡,你的大腦就能夠感到很舒服。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利用平衡的思想,把大腦中的不利的部分有序的轉動起來,心理就永遠不會失去平衡。如果你不懂得這個道理,光看著一點不滿足的地方,就會失去平衡。接受了這個道理以后,心里不愉快的地方就化解了。
練身是一半,練心是一半,結合起來我們叫做“修身養性”。
《投資者報》:是否能夠具體解釋一下太極拳中所講的“修身養性”的含義?
陳小旺:我們把不合乎太極拳運動體系的動作叫做誤差。誤差越大,內心的循環和氣的流量就越差,誤差小了,身體里氣的流量就加大了。通過練習太極拳,逐漸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精確運動體系,這就叫做“修身”。“養性”是指保證心理的平衡,說話做事不斷調整,減少心理上的誤差。所以,減少身體上的誤差叫做“修身”,減少心理上的誤差叫做“養性”。
《投資者報》:普通人在習練太極拳時怎樣能夠減少誤差?
陳小旺:出入門的人對太極拳不了解,可能會產生偏見甚至迷信,在習練時動作誤差大,這都是能夠理解的。想盡快進步,就要多了解太極拳的拳理和運動規律,了解自己的偏差,逐步減少偏差。太極拳適合男女老少和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因為只要自然、放松地進入,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慢慢地都能有所收獲。
《投資者報》:最近網絡上流行一段經梧太極的第一代傳人閆芳“隔山打牛”的視頻,很多人對這段視頻持懷疑態度,你對閆芳的表演怎么看?
陳小旺:隔空打人的現象很少,偶爾在私下交手時會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在交手過程中,被對方的氣勢震懾,心中慌亂身體失去重心,自己摔倒了。在表演中屢屢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不正常的。
《投資者報》:目前在海外有多少名弟子?
陳小旺:目前在海外的分會有56個,弟子超過30萬人,遍布的國家超過40個。其中比較大的,組織的比較好的是德國。在德國共有120個城鎮設立陳氏太極拳分會,有太極拳教練360個。
《投資者報》:從1990年開始,你在海外傳播太極拳已經有22年了,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什么變化?
陳小旺:最大的困難是外國人不了解,不理解中國的文化。最早我在澳大利亞打拳,很多人都看不明白我的動作,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后來我到了美國,許多人要找我切磋,有的在背后突然襲擊我,他的手很輕,我一轉身把他背挎在地,摔出去兩米遠,后來和我交手的外國人都對我豎起大拇指,稱贊中國功夫厲害。從這些交流學習中,能夠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功夫。在國外教授太極拳的過程中,我不僅傳授武術,也幫助我的學生疏導心理,在美國的時候,他們說練習太極拳對心理的幫助太大了,后來都管我叫“陳醫生”了。
《投資者報》:目前,你是否有意將太極拳作為一種“心理輔導”的工具進行傳播呢?
陳小旺:對的。一開始的時候,個別幾個心理有障礙的,我會給他進行疏導。后來,我在紐約知道有個父親管教小孩,小孩子一直不聽話,他還硬要管,到了極限他還不知道,最后掏出槍來自殺了。我知道這個消息以后,意識到有很多人不明白到了極限以后,要換個方法處理問題。
在了解到目前有很多人有心理上的障礙后,我就在美國開始開班給大家講這個道理。在西雅圖的時候,聽了我的講座的人都受益匪淺,對他們幫助很大。所以說,太極拳對于人心理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把太極拳的理念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希望能夠通過太極拳幫助到更多心理有疾病的人!驹瓨祟}:陳小旺遠播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