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記者在梁村鄉吳村倉頡陵看到,一年一度的倉頡故里廟會吸引了來自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的群眾4萬多人。群眾以各種方式祭拜和紀念這位歷史上傳奇的造字圣人——倉頡。
據介紹,相傳正月二十四是造字圣人倉頡的誕生日。倉頡觀魁星圓曲之勢,察人畜鳥形之跡,視山川河湖之狀,最終創造了文字。倉頡隨黃帝做史官,死后葬于南樂縣吳村。為紀念造字圣人,后人在此建廟筑陵。自漢朝以來,各朝代官員每年都要在此進行祭祀活動,而群眾則朝圣進香,謁陵墓、還宿愿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的倉頡故里廟會規模空前宏大,倉頡陵園內外到處是人山人海,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這位造字圣人。廟會上,傳統的民俗文化與濃重的現代商業氣息交織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即將失傳的泥塑、木刻工藝成為群眾爭相購買的紀念品,在倉頡陵廟內的樹上拴一根象征吉祥安康的紅頭繩更是吸引了數以千計的群眾。
隨著廟會的不斷盛大,各類營業性演出團體也匯聚倉頡陵廟會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為確保倉頡陵廟會演出市場健康有序,春節前夕,我縣文化主管部門就嚴格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及時協調當地公安、工商、安監等職能部門和鄉鎮黨委,切實加強對廟會演出市場監管,并認真落實“誰組織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堅持“守土有責”和責任追究制,明確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了倉頡陵廟會演出市場健康有序。日前,廟會期間各類演出活動呈現出高雅、健康、文明態勢。民間文化藝術和娛樂休閑活動占領整個廟會市場,其中以大型游樂活動最受群眾的喜愛。
據當地群眾介紹,自正月初一至今,整個廟會一直人流如織、香火不斷。傳統的廟會給當地群眾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熱鬧和娛樂,隨著倉頡廟會影響的不斷擴大,物資交流活動也正成為廟會的主旋律,廟會為當地村民帶來的經濟收益也在逐年增加。作者:玉倩 龍飛【原標題:倉頡廟會游人如織 八方賓朋共祭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