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走進劉青霞故居紀念館

2014/1/7 16:43:28 點擊數: 【字體:


    從媒體上得知2011年11月16日上午,經過兩年多的籌建維修,劉青霞故居紀念館正式開放。我當然要捷足先登,以償夙愿。早在2007年11月我到安陽市西蔣村看過劉青霞的娘家馬氏莊園之后,就盼望著開封的劉青霞故居早一天修葺一新與觀眾見面,現在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劉青霞(1877~1922),清兩廣巡撫馬丕瑤之女,辛亥革命女志士,河南安陽縣蔣村人,原姓馬,18歲時嫁與尉氏縣劉耀德, 故人稱劉青霞。

    追溯劉青霞的一生,有其不幸的一面,也有其幸運的一面,而且幸運占主導地位。不幸的是劉青霞丈夫早亡,膝下無子(馬青霞嫁到劉家7年之后,丈夫因病去世);幸運的是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劉青霞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毅然追隨兄長馬吉樟東渡日本,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獻身革命,矢志不渝。難能可貴的是劉青霞自小受家父、家兄樂善好施的影響,毅然決然把巨額財富捐獻給社會,捐獻給民眾,捐獻給革命;辦學校,辦報刊,修橋補路,拯救難民,為民主革命籌措經費。馬吉樟高度稱贊妹妹:我家小妹名青霞,不讓須眉比女俠。平生慷慨不吝金,百萬白銀為中華。

    劉青霞,一位赫赫有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在其撰寫的《祭秋瑾文》中她動情地寫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女杰為救國而死,死得悲壯,死得其所,壯哉!壯哉!”言為心聲,這里豈止是在祭秋瑾,難道不是在祭自己嗎!這不正是劉青霞的人生寫照和畢生追求嗎!

    劉青霞一身正氣、愛憎分明,其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許多名人。孫中山為她題寫“天下為公”、“巾幗英雄”,贊揚她的愛國之舉;李大釗、陳獨秀尊稱她為“馬先生”,革命黨人把她和秋瑾都看成是女中豪杰。“南秋瑾、北青霞”,在民國初年的大江南北廣為流傳。

    劉青霞故居紀念館,原為劉家宅院,宅院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劉青霞故居紀念館為傳統四合院式民居,保存完整,是清末民初中原地區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活標本”,保留了歷史的真實性。200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修葺一新的劉青霞故居紀念館,令人耳目一新。沒有想到規模如此之大,展出內容如此豐富,楹聯、匾額如此新穎別致,完全出自大家之手。別具匠心的是將劉青霞傳奇的人生和開封的辛亥革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不僅使劉青霞的辛亥義舉有了堅實可靠的歷史背景,而且讓開封的辛亥義士有了棲息之地,大大豐富了館藏內容。尤其是劉青霞生活起居的實物展覽,使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了劉青霞、認識了劉青霞。作者: 李樹友【原標題:走進劉青霞故居紀念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2011-12-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