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項城南頓故城 春秋小國的根脈遺存

2014/7/18 16:27:20 點擊數: 【字體:

    香火繚繞光武殿

    中午的烈日下,偌大的南頓故城廣場上,只有一個在帳篷下賣香的女攤主。
    在攀談中,這位熱心的婦女說:“你要是昨天來多好哇!方圓幾十里的人都來趕會,人山人海。”

    她口中的昨天,是農歷的七月初一。原來,在當地每逢農歷初一、十五,是光武廟會,來南頓故城燒香的人絡繹不絕,廣場上也擺滿了攤位,熱鬧異常。

    這樣的場景,記者無緣趕上,但是從南頓故城廣場這么大的規模,可以感知廟會的盛況。

  眼前的南頓故城,四周被新修的城墻包裹,故城內充滿著神秘氣息。據說在廟會這一天,更多的會人擁進占地上百畝的故城內,這里到處是燒香敬拜劉秀的善男信女。

  據史書介紹,漢光武帝劉秀父親劉欽曾任南頓縣令,劉秀就出生于南頓縣衙。劉秀復興漢室黃袍加身后,曾駕臨南頓,南頓民眾在古城墻遺址北100米處筑臺歡迎劉秀。

  《后漢書》對此也有記載:“建武十九年,光武幸南陽進幸南頓,縣舍置酒大會,復南頓二年田租。”

  1977年,項城市進行文物普查時,確定南頓古城中的光武臺遺址就是《后漢書》記載的光武臺。如今的光武臺遺址,東西長400多米,南北寬280多米,高出地面3米左右。

  劉秀駕崩后,當地百姓感恩劉秀免除南頓縣兩年田租,在其召見南頓父老的光武臺舊址上建光武廟以示紀念,殿內置劉秀塑像。

  元末,毀于戰亂,后重修。清宣統三年,又遭毀壞,民國時期又重修。

  1958年時,光武殿被拆除,上世紀80年代重建了光武殿。自從其問世以來,光武殿歷經多次毀而復修,但香火不衰。

 “鬼修城”

  南頓故城里,厚重的文化碎片俯拾皆是。
在當地,南頓故城還有個奇怪的名字——“鬼修城”。說法種種,讓人莫衷一是。

  而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周武王滅商后,封其近族姬姓于今商水縣平店鄉一帶稱“頓國”。然而,由于頓國國弱民少,飽受強國欺凌。于是,頓國派人在今南頓故城處修建了一座土城,把都城遷移至此。因土城在以前的城池之南,故頓國又稱“南頓”。由于這里突然興起一座土城,人們解釋不清,就把南頓故城稱之為“鬼修城”。

  在史料中,頓國國君被稱作“頓子”,頓國為四等的子爵小國。頓國爵低國卑,疆狹民寡,逐漸衰落。后來,南頓成為了楚國的屬地。秦時為南頓邑,漢代置南頓縣。

  頓國滅亡后,其貴族和臣民為了紀念國家,他們開始以國名為姓,使得頓姓由此而生。

  1977年,當地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南頓故城北城墻,后確認南頓故城遺址下是一處夏商文化遺址,南頓故城殘垣,即是西周分封的頓國故城。

  1983年,周口地區文化局組織專家,在南頓故城附近發掘漢代土坑、磚券墓300余座,經確認為南頓兩漢置縣時期的墓地。

  1995年,經文物鉆探,在附近發現70余座春秋土坑墓,其中發掘幾座,出土有青銅劍、青銅匕等文物,確認墓群南部為頓國公共墓地,墓群中、北部為南頓兩漢置縣時期的民眾墓地。

  北至光武臺,東至106國道,南到崔老街、司老街,西至南頓鎮,面積50萬平方米。城內有道路、作坊等遺跡……以上這些,是項城市博物館館長馬海珍勾畫出的較為清晰的南頓城址圖。

  故城遺址
南頓故城內,有一段長約200米,寬30米,高約5米的夯筑土堆,土堆上長著一些槐樹。

  這段不起眼的土堆,在專家眼里,就是南頓故城僅存的城墻遺址。

  2600多年來,南頓故城歷經戰火,毀而復修。有記載的是,清嘉慶年間,商人汪恪捐銀2000兩增修。農業學大寨時,殘存的三面古城墻被削去,僅留這段城墻作靶場之用,這才得以保存。

  專家認定,南頓故城遺址是一處大型的歷史文物群,含有南頓夏商時代遺址、南頓故城遺址、南頓故城舊城墻、南頓故城古墓群、光武臺遺址、光武殿建筑等歷史遺跡和文物。遺址時代跨越度大,從夏商時期延續至東漢末年。

  古城墻分為上中下三層,最下層含有深襠鬲、細繩紋陶片、夾沙灰陶足部及蚌鐮等物為商代文化;中層有清晰的夯土層,內含淺襠鬲足、粗細繩紋陶片、獸骨等遺物為東西周文化;上層含大量秦漢時期的粗繩紋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材料,夯層十分明顯。

  1978年,南頓故城遺址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成為第二批“省保”單位。

  1997年11月,南頓鎮政府將南頓故城租賃給個人承包。因經營管理不善,致使故城設施損壞嚴重。

  2005年,南頓故城收歸項城市文化部門管理。2007年,項城市有關部門成立了南頓故城文物管理所,并對南頓故城遺址及各遺址點,一一劃定了保護范圍。

  延續與重生

  如今的南頓故城,靜靜地躺臥在豫東平原這塊廣袤的土地上。
在旅游熱的吸引下,當地政府也耐不住寂寞,進行開發。1994年,南頓鎮政府投資300萬元對南頓故城進行初步修復,恢復了延續千年的光武廟會。

  據悉,每月農歷初一、十五和農歷二月二至三月三是傳統的光武廟會。尤其是為期一個月的光武廟會,輻射周邊上百里,每天有數萬名群眾云集南頓故城,可謂盛況空前。

  彌漫的煙霧,擁擠的人群,喧囂的會場,這是南頓故城呈現給人們的另一面。

  近年來,南頓故城傳統文化廟會又有了新的內涵。廟會期間,項城市文化館開展了官會響鑼、汝陽劉毛筆制作技藝展示、回民秧歌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以及民間文藝和民間工藝絕活等展演活動,讓這些深藏在民間的傳統藝術重新煥發光彩。

  這個時候,是南頓故城最為鮮活生動的時候。光武殿前繚繞不絕的香煙,群眾對光武帝的叩頭敬拜,是一種延續了千年的民俗文化;而攤位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會場上巨大的商品廣告等,讓傳統廟會融入了現代元素。

  為了保護開發南頓故城,當地政府將投巨資將南頓故城打造成集文物旅游與廟會文化于一體的旅游景區,形成南頓故城——袁世凱行宮——袁氏舊居“三點一線”的文物旅游線路。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南頓故城將會實現華麗轉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3-08-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