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寺塔又稱舍利塔、大唐塔。位于登封市北7公里嵩山玉柱峰下法王寺北側。約建于唐代盛期即公元八世紀前半葉,是唐代甚至中國最優美的古塔。
塔呈方形,底層面寬約7米,密檐式,第一層塔身比例特高,正面有圓券門可通入塔心,以上密檐15層,各層四面各開一小圓券,通高34.187米。檐間有假門窗,塔身南面辟圓券門,門內為方形塔心室,佛臺上供泥塑佛像1尊,臺下有明永樂七年(1409年)漢白玉佛像1尊。塔頂寶剎已損毀,但整座大塔高居寺院后部臺地上,成為全寺的標志。
法王寺塔的輪廓線中部微微臌出,上下收小,上部收小更多,整體呈梭形,檐端連成極柔和的弧線,體現了唐代藝術家高度的審美能力。
法王寺塔旁邊有單層唐塔3座,其中2號塔經過考古發掘,出土有晚唐時期青瓷白瓷碗和瓶,還有夾纖漆器、鎏金燥爐,以及舍利盒、瑪瑙珠等。附近還有元塔、清塔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