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 見證中國商代歷史的縮影

2014/9/17 9:44:17 點擊數: 【字體:

    華龍網訊  “認識中華文明史,從安陽殷墟開始”!4月20日,全國網絡媒體齊聚河南省安陽市,去深度挖掘厚重的歷史文化。
 
    殷墟中國二十世紀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又稱“殷虛”,“殷邑”,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商邑”,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的255年間,這里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商滅亡后這里淪為廢墟。
 
    殷墟以獨具風格、規模巨大、規劃嚴飭的宮殿建筑和商王陵墓體現出恢弘的都城氣派而卓絕一時;以制作精美、紋飾細膩、應用廣泛的青銅器而聞名中外;以青銅冶鑄、玉器制作、制車、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燒造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而享譽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現內容豐富、傳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獨領風騷,其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蜚聲中外而又影響深遠,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輝煌壯美、璀璨絢麗的一頁,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和保護。
 
    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大會批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殷墟宮殿遺址中國最早的都城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余座建筑遺址分“宮殿、宗廟、祭壇(甲、乙、丙)”三組,宏偉壯觀。另外還發現鑄銅遺址等。宮殿區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寶石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代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
 
    考古專家評價,殷墟“發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賦詩云:“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始創,”“觀此勝于讀古書”。1991年江澤民主席視察該苑時指出:“這個地方學問很深,很有發展前途。”
 
    殷墟甲骨文中國最早的文字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記錄,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檔案庫”。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甲骨文與古埃及的圣書文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并稱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它三種文字因種種原因都先后失傳,唯有甲骨文傳承至今,成為漢字的鼻祖,脈絡清晰,發展至今。由甲骨文演變發展而來的漢字,至今仍為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所使用,并被聯合國確定為通用語言之一。
 
    甲骨文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甲骨文對中華民族的形成乃至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天,甲骨學已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科,為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
 
    殷墟青銅器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的巔峰
 
    中國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形成了以青銅禮器和兵器為主的青銅文明,達到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青銅禮器的大量出現,證明中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最高的階段。
   
    以青銅禮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鉞、刀、鏃,工具錛、鑿、斧、鋸、鏟,樂器鐃、鈴、鉦等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采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案,布局嚴謹,莊嚴凝重。其夸張而神秘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粗獷的原始張力和藝術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殷墟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其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殷墟婦好墓中國最早的女將軍墓
   
    1976年由殷商考古專家鄭振香、陳志達二位先生主持發掘的婦好墓,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
 
    婦好墓中出土了1,928件精美絕倫隨葬品,其中青銅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貝6,800余枚。隨葬品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而且造型新穎,工藝精湛,堪稱國之瑰寶,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制造水平。
 
    據該墓的地層關系及大部分青銅器上的“婦好”銘文,考古學者認定墓主人為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婦好墓是目前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系并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為研究殷代文化、禮制、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探討商代的社會分工和生產力水平,研究商代社會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殷苑YH127甲骨窖穴-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中發現的YH127甲骨窖穴,形狀規整,萬余片甲骨集中堆放,是殷墟歷次科學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YH127甲骨文是武丁時期殷王室刻或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殷王室占卜活動的記錄。
 
  甲骨文的內容包括有商代的政治、軍事、經濟和科學文化等。其中有奴隸和平民、貴族、官吏、軍隊、刑罰、戰爭、方域、貢納;農業、漁獵、畜牧、手工業、商業、交通;天文、歷法、氣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和吉兇夢幻等。為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在甲骨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YH甲骨窖穴被人們稱為“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檔案庫”、“殷人保存典冊的府庫”、“是甲骨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殷墟車馬坑-中國古代最早的車馬實物和道路遺跡

    殷墟考古發掘的殷代車馬坑,是華夏考古發現的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由此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文明古國之一
 
    殷墟博宮殿宗廟遺址展出的6座殷代車馬坑和道路遺跡,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學術研究和展示價值。每坑葬1車,其中5坑隨車皆葬兩馬,4坑各葬1人。
 
    經鑒定,殉人中多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證明,殷代的馬車造型美觀,結構牢固,車體輕巧,運轉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車馬坑不僅展示了上古畜力車制的文明程度,同時也反映了奴隸社會殘酷的殺殉制度。它是國人最形象的歷史教科書。
 
    殷墟博物館見證中國商代歷史的縮影
 
  舉世聞名的殷墟遺址自20世紀初開始發掘以來,出土了數以百萬件計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在安陽建一座博物館,把殷墟出土的“寶貝”都留在安陽,是安陽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多年來的夙愿。2005年9月25日,夙愿終于變成了現實。為配合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安陽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經過多次協商,達成合作協議。安陽市政府投資3000余萬元,按照經國家文物部門批準的建設方案建設殷墟博物館,展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負責提供。該館于2005年3月16日動工,當年9月I 7日落成,9月25日開展。這種快速度和高質量在國內博物館史上堪稱奇跡。
 
    目前殷墟博物館中展出的500多件文物,每件都是國寶級精品。殷墟博物館直接折射出了殷商時期的歷史,是商代輝煌歷史的縮影。從北京國家博物館借回來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安放在這座館中展出。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博士說:“殷墟博物館內展出的任何一件藏品,都價值連城,一片甲骨就足以再建一個博物館,館中的青銅器廳和甲骨展廳,不論是展品的品相,還是設計布局和格調,在全世界博物館中都是最好的。”
 
    殷墟記載和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風采,以都市、文字和青銅器為主體的殷商文化,在人類古代文明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對華夏人民有著神奇的教育和激勵作用。殷墟博物苑在建苑之初,就把利用這一文化瑰寶對中小學生和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宗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華龍網(2011-04-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