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景說,紅旗渠精神走進清華大學,是對清華學生進行紅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對同學們了解那段歷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具有重要作用。紅旗渠能夠建成主要體現在:一是堅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敢于向困難宣戰,而不被困難所壓倒。三是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設計、科學施工,把工程質量放在第一位。四是任何時候都要抓好黨的建設工作。紅旗渠精神是永恒的,永遠鼓舞著我們前進。我們要弘揚紅旗渠精神,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
楊貴結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向清華學生講述了紅旗渠建設時期的有關情況。他說,林縣自古干旱缺水,交通不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極其困難。為改變這一面貌,當時林縣縣委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先后發動群眾打旱井、挖山泉、修水庫,但都效果甚微。為徹底解決缺水問題,經過認真調研,縣委下定決心實施引漳入林工程。上世紀60年代,十萬林縣人民苦戰十年,終于修成紅旗渠。紅旗渠修建的過程就是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的過程。
史宗凱很高興紅旗渠精神能夠走進清華大學。他說,聽了關于紅旗渠精神的故事,我們看到了民族的一種偉大精神的存在,看到了那一代共產黨人的一種精神品質的存在,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希望我們清華學生從紅旗渠精神當中,從前輩身上汲取到最寶貴的營養,從而讓內心更堅定、更強大,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中國青年未來的方向,帶動中國未來的方向。
史宗愷表示,紅旗渠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希望今后能創造機會,讓更多的清華學生沿著紅旗渠走走,實地去感受和體會紅旗渠精神和那一代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
此次活動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校團委、紅旗渠精神研究會承辦,安陽市委、市政府,林州市委、市政府協辦。活動還進行了紅旗渠精神圖片展,共展出圖片80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