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雜草、爐渣、磚堆、建筑垃圾……這一切竟都集中在國保單位院內(nèi)。”近日,汝州市民王先生致電本報反映,汝州市法行寺塔屬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但常年無人管理。昨日,記者來到法行寺塔所在地——汝州市區(qū)塔寺街進行了采訪。
昨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法行寺塔所在的小院。法行寺塔圍墻大門西側豎著一塊石碑,是2006年國務院認定法行寺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立的。記者看到,法行寺塔院內(nèi)有4處可供燒香的神壇,院內(nèi)的路面仍是土路、雜草叢生。在塔身東南側碼放著數(shù)千塊黏土磚,還有兩臺停放已久的面包車。塔身東北側墻邊堆放著爐渣,西北方向是一塊菜地,西南角是一塊荒地。
附近居民王先生介紹說,平日里法行寺塔院基本上沒人管,“這里可以燒香拜神、停車、種菜、堆放暫時不用的雜物……”
記者又從附近居民處了解到,目前,一些附近居民或在院內(nèi)居住的居民負責管理法行寺塔。知情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牽扯土地糾紛,附近村民不愿文保部門對此處進行管理。
一位知情人說,法行寺塔院內(nèi)土地歸屬當?shù)厣鐓^(qū),當?shù)匾恍┚用裨朐谠簝?nèi)建廟,被汝州市文保部門及時出面制止。
昨日上午,記者就此致電汝州市文物保護局。工作人員稱,法行寺塔是國保單位,但其院內(nèi)土地歸屬塔寺社區(qū),尚未移交。目前,文物保護部門正在申請經(jīng)費,等經(jīng)費到位、土地移交文保部門后,汝州市文物保護局將對法行寺塔進行全面維護、管理。
鏈接:法行寺塔
法行寺塔所在的法行寺又名法華寺,建于唐代。塔屢經(jīng)重修,平面呈方形,磚筑,高約30米,外形仍保留唐代風格,九層疊澀密檐似為宋金時期加筑。
2006年6月,法行寺塔被批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