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舒達的家在連江縣百鳳花園中。因為癱瘓,他每天只能畫1小時,普通的一幅畫要歷時半個多月才能完成。
黃舒達的人生充滿了不幸。
12歲時,因為醫生誤診導致脊椎受損,推出手術室時,黃舒達陷入昏迷,幾次在鬼門關徘徊,醫生甚至斷言:“這個孩子活不過一個月。”好容易搶救回來,胸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覺。清醒過來時沒,他撕心裂肺地喊:“我的腿啊,我的腿。”他永遠失去了邁步行走的權利。
躺在床上,黃舒達既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承擔寂寞的啃噬。有一回,母親的同事上門看他,勸他去學炭精畫,將來好自立。這是一種利用炭粉、擦筆、藥棉、橡皮為繪畫工具的民間繪畫形式,融寫實和藝術為一體,以前主要用于替人畫像。
一個人的時候,黃舒達就找了照片用鉛筆臨摹,但怎么畫也畫不像。“弟弟,你去幫我看看,人家的炭筆是怎么做的”“給我拿一張炭精畫,我研究研究”......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學著別人,把毛筆用棉線扎起來,露出尖尖的一小撮毛,蘸著炭粉在紙上比劃,又拿著別人的成品,自己推究作畫的過程、筆觸輕重等。
慢慢地,他入門了。“大概過了三四年,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畫得像那么回事了。”黃舒達說,沉浸在繪畫的世界中,自己渾然忘記了生活的苦難。因為長期側向一邊作畫,他左側的臉上被壓出了一塊塊斑。
這一畫,斷斷續續畫了40多年。這個過程中,身體狀況不佳,他經歷了幾次生死考驗,但只要拿著畫筆,他的人生就一直充滿了希望。
家人給他撐起一片天
從癱瘓起,黃媽媽就一直照顧兒子。黃媽媽年紀大了后,這個接力棒又被黃舒達的姐姐、弟弟、弟媳婦、侄子們接過。
“為了讓弟弟活下去,我們前后找了10多家醫院,給他針灸、***。”姐姐黃宜萍說。長期臥床后,黃舒達身上長了褥瘡,也是媽媽、姐姐幫他長期上藥、擦洗。為了讓病人有舒適干凈的環境,弟媳楊秀芳經常要鉆到床底,趴著把地板拖干凈。去年,黃舒達大便干結,腹大如斗,姐姐忍著惡臭,幫黃舒達把大便摳出來!
因為生活不能自理,黃舒達一直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
在黃舒達床前有一張桌子。這既是他的畫桌,也是一家人的飯桌、麻將桌。怕哥哥感覺冷落,一家人都圍在黃舒達的床前吃飯。弟弟黃宜恒帶朋友回來搓麻,也會拉上黃舒達一起酣戰。
“家人對我很好。”一路被家人保護著,黃舒達沒有病人的陰郁,笑起來也十分開懷。在親情的滋養中,他心無雜念地在藝術的殿堂中徜徉。盡管當初為生計學畫,但他現今都沒有賣過一幅畫,最后都送了人。
最小的侄子在黃舒達的畫桌邊長大,耳濡目染下也對美術發生了興趣。在他的指點下,小侄子從小就在各類書畫大賽中獲獎,并于去年考上了中國美院。
希望炭精畫得到傳承
黃舒達早期專攻黑白炭精畫,漸漸涉及風景、花鳥,后來又轉向彩色炭精畫,所用的炭筆也越來越豐富。剛涉及彩色炭筆畫時,他常把握不準炭粉用量,經常用色過厚,他就多放一點或少放一點,一點點慢慢試驗。
最近,黃舒達的炭精畫漸漸在連江小城里有了些名氣。
2010年的元宵,黃舒達的炭精畫參加了福州殘疾人手工藝品展示公益活動,他的一幅名為《虎嘯山林》的炭精畫被省市領導表揚,他的畫作因此漸漸為人所熟識,并讓人們重新注意到炭精畫這個生僻的畫種。
“姐姐,你也去學吧。”得到別人的認可后,黃舒達更起勁了,不斷慫恿姐姐學畫,希望能把這門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
雖然當初別人說他活不過一個月,但黃舒達硬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對繪畫的不懈追求活過了40多年,黃舒達和炭精畫之間,結下了一輩子的情緣。(原標題:黃舒達:炭筆繪就堅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