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市區延安南路騎樓下,人們經?梢钥吹,有三四間店面懸掛著手寫的白(黃)底紅字“畫像”廣告牌,以及一幅幅黑白逼真的人物肖像,其中有國內外政治家,有影視圈名演員,而更多是平民百姓。
昨日,筆者慕名拜訪年逾七旬、從事炭精畫已有50多年的老畫師陳松年。
談起“畫像”,老畫師如數家珍。他介紹說,這種炭精畫又叫炭畫。由于大多要依靠黑白照片來放大,畫如其人,加上不容易氧化,保存好的作品可以上百年不褪色。因此,過去很受人們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睞,每家廳堂都或多或少地懸掛著親人的畫像哩!
談到現在的情形,老畫師顯得有些無奈。他說,生意大不如以前了,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越來越多的人搬入商品房,為了美觀大多數家庭不再懸掛畫像;二是彩色照片流行、數碼相機熱火,畫像受到了沖擊;三是畫像需要時間和耐性,現在許多年輕人坐不住!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讓這一獨特的行業失傳,畫師們盡力守護著,有的兼營復印、裱褙、攝影等,并期待后繼有人。
>>>相關鏈接:
炭精畫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繪畫藝術。它以炭精粉作為顏料,以擦筆、藥棉、橡皮等作為繪畫工具,重在寫實。它依賴于攝影藝術,即依照攝影圖片用炭精擦色,進行藝術再現。
炭精畫在表現形式上具有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細膩逼真等特點,是集藝術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獨門畫派。(原標題:陳松年:執著的畫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