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數據說話。火鍋湯中的危險,除了讓痛風病人擔心的嘌呤類物質,還有亞硝酸鹽和亞硝胺類。
國內的一篇研究論文,測定了4種火鍋湯共24鍋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測定時共采集4個點的數據,即開始涮時候、涮各種食品后30、60和90分鐘時。測定結果發現,隨著測定時間的延長,涮鍋湯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的確是在不斷上升的。到90分鐘用餐結束的時候,酸菜底湯的上升幅度最大,為9.83倍,海鮮湯也較高,為7.06倍。骨頭湯底和鴛鴦湯底的上升幅度小一些,分別為2.88和3.05倍。
從亞硝酸鹽的含量來看,開始時的各種底湯濃度相差不大,在1.3~1.8mg/L之間。但隨著涮鍋時間的延長,亞硝酸鹽含量差異越來越大。酸菜底湯的最終含量高達15.73mg/L,海鮮湯也達到12.70mg/L。所以說,煮的時間太長的涮鍋湯不利健康,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
如果喝這樣的湯,會發生亞硝酸鹽中毒嗎?按照最高的15mg/L來算,如果喝兩小碗(400ml)的湯,攝入的亞硝酸鹽為6mg。加上所涮食物中的數值,應當也不會超過20mg。這個數值還不足以令大多數人發生亞硝酸鹽中毒,因為亞硝酸鹽中毒的劑量通常在200mg以上。
不過,不能令人發生急性中毒,并不意味著不會給人體帶來不良作用。在火鍋湯中,氨基酸和胺類物質的含量是比較高的,它們在加熱條件下可能與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亞硝酰胺等致癌物。而亞硝胺對大鼠的致癌劑量是每日攝入0.75mg。在干的海產品當中,國家許可的亞硝胺量只有幾個微克,那么在湯里呢?顯然含量應當更低才令人放心。雖然湯中的亞硝胺含量沒有測定數據,但它的存在仍然令人擔心。
如果要喝湯,可以在清湯涮火鍋的前半小時,因為海鮮湯底和酸菜湯底嘌呤含量較高,痛風病人應當避免飲用。
除了亞硝酸鹽和嘌呤之外,還要注意另兩個容易被忽略的風險,那就是火鍋湯往往過咸過油。雖然油和鹽本身不是致癌物,但過多的鹽本身就是胃癌的促進因素,過多的動物脂肪也是促進致癌物作用的因素。所以,如果感覺湯比較咸,或者湯里有油,也應當盡量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