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觀十三朝古都遺存 品千年中原文明

2012/4/5 10:17:35 點擊數: 【字體:


    洛陽博物館新館開放

   洛陽博物館新館于今年4月16日對外全面開放。新館建筑氣勢恢宏,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有大型基本陳列《河洛文明展》、《洛陽珍寶展》、《漢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宮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及《書畫展》等6大專題,展覽面積達1.7萬平方米,展出文物1.1萬多件。

  《河洛文明》分為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和五代北宋時期五大部分。《洛陽珍寶展》從洛陽出土的數十萬件文物中選取了20件不同種類的珍品,并輔以極其考究的現代化展示手法,達到了全新的展示效果。其中的夏代青銅爵及銅鼎、戰國錯金銀銅鼎、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燈等,均是國之瑰寶。《唐三彩展》專題陳列了洛陽歷年來出土的唐三彩精品150余件,是洛陽唐三彩第一次集中展示!豆糯陶埂愤x取洛陽出土石刻精品近百件,分為石刻造像、碑碣墓志兩大部分。《書畫展》、《宮廷文物展》則是以館藏文物為基礎,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館藏的書畫等文物精品,其中《宮廷文物展》展出了清代文物2000余件,分為佛教法器和宮廷生活用器兩大部分,不僅展品數量多,而且規格頗高,真實再現了清代帝后的佛事活動和日常起居情景。

  洛陽博物館新館是目前河南省占地面積最大、建筑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裝備最精良、現代化程度最高、最有特色的博物館。較之舊館,一是面積增大;二是展出文物數量及第一次公開展出文物的數量明顯增多,總數達1.1萬件;三是陳列結構更加合理,內涵豐富,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十三朝古都的輝煌文明;四是功能更加完備,館內設備更加精良,現代化程度高。

  洛陽博物館新館位于洛陽隋唐里坊區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占地30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充分體現了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內涵和特色。

  洛陽博物館地址:洛陽市洛南新區

  開放時間:上午9時—下午17時 星期一閉館

  乘車路線:乘77路由火車站直達洛陽博物館;乘68、37路可在牡丹橋南下車到洛陽博物館

    河洛文明 光耀中華

  “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如今,要想領略中國文明的發展歷程,尋找中華文明之源,參觀洛陽博物館《河洛文明展》是最好的選擇。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東起鄭、汴,西至陜、潼,北抵晉南,南達汝、穎,洛陽則是鑲嵌在中華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傳說中的伏羲氏就“畫八卦、造書契”,拉開了中華文明的序幕。

  洛陽古稱“天下之中”!妒酚·封禪書》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中國歷史上的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朝代,先后在這里建都長達1500余年之久。洛陽是我國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歷史古都。因此,中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在這里發生,許多杰出的人物在這里生活,許多重大科技發明在這里誕生。周公制禮作樂、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老子著《道德經》、司馬光著《資治通鑒》、絲綢之路的開通、以洛陽為中樞大運河的開鑿、中國佛教寺院的創立、國家天文臺靈臺的創建等是其見證。

  悠悠古都史,文物薈萃地。從偃師尸鄉溝到澗河兩岸不足30公里范圍內分布著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5大都城遺址,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東周王陵、東漢皇陵、曹魏皇陵、西晉皇陵、北魏皇陵、唐代恭陵等帝陵坐落在邙山上下,伊洛之濱。

  河洛地區的中華先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河洛文化。中國文明的曙光在這里升起,儒家學說淵源于這里,道家學說首創于洛陽,佛教靈光初傳于洛陽,而后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也都形成于洛陽。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骨干。它具有先導性、開放性、兼融性和輻射性的顯著特征,為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和繁榮都做出了杰出貢獻。河洛文化源遠流長,今天的許多臺灣人,仍然自稱河洛郎。古都洛陽堪稱中華文明的圣地。

  《河洛文明展》陳列以洛陽夏代都城、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5大都城為主線,以洛陽出土歷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為本,以歷史時間為順序,串聯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考古發現、重大歷史事件、重要史跡、科技發明。匯集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玉器、金銀器等,配以現代化、藝術化、人性化的陳展形式,全面展示洛陽13個朝代古都的輝煌文明成果,凸顯了“河洛文明”在中國文明史上的特殊歷史地位。(原標題:觀十三朝古都遺存 品千年中原文明)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