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老學專家論道老君山
2012/4/6 16:27: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日至10日,洛陽老君山“大道和諧”論壇在欒川縣老君山風景區舉行。
本次論壇由洛陽老子學會、欒川老君山風景區主辦,洛陽鈺泰置業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國內外的百余名老學研究專家參加論壇,主辦方共收到論文80余篇。
在為期3天的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大道和諧”這一主題,就如何運用老子思想蘊涵的人生智慧,推動和諧中國、和諧世界建設進行研討,并對洛陽的文化建設提出建議。記者特意采擷其中一些觀點。
觀點一 洛陽開發“道”文化大有可為
嘉賓:錢耕森,1933年生,浙江杭州人,師從馮友蘭和張岱年兩位大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文化,現為安徽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國際知名學者,兼任東日本國際大學終身名譽教授等。
錢耕森研究老子文化多年。他認為,老子超越性地提出中國哲學史上影響極其深遠的體系“和生學”,“和”取“和諧、以人為本”之意,“生”則寓意“發展、生長”,兩者之間存在有機聯系。對待經濟建設,要“和氣生財”;治理國家,要“以和為貴”;對待人生,要“心平氣和”;對待社會,要“構建和諧”。
錢耕森表示,老子長時間工作生活在洛陽,最后歸隱欒川老君山。《道德經》形成于洛陽,書于函谷關,傳播至天下。可以說,洛陽是“道”之源。
洛陽作為千年帝都,儒學發源于此,道教首創于此,佛教光大于此。幾千年來對中國社會影響最大的三種思想文化都跟洛陽有著很深的淵源,洛陽應該緊緊把握這些資源,在文化建設、發展旅游和促進經濟等方面,借鑒老子勇于創新、和諧包容的思想,將“儒、釋、道”相聯系推出,形成規模效應;充分開發洛陽的“道”文化,山靈水美的老君山作為老子歸隱地,應在突出其文化內涵、營造文化氛圍上繼續努力,打造世界的老君山,實現文化、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共贏。
觀點二 洛陽做精文化旅游可獨領風騷
嘉賓:金周昌,韓國京畿道檀國大學國際語學院教授,曾在北京大學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習哲學,并取得博士學位,現在韓國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因為熱愛中國文化,20世紀80年代,金周昌就來到中國學習,一待就是十幾年,現在他用普通話交談完全沒有障礙。2001年,金周昌曾在洛陽進行一年的交流和講學。他說:“洛陽是塊風水寶地,山美水美,文化積淀深厚,人很樸實。”
金周昌表示,洛陽文化旅游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很多文化資源都是無可替代的,圍繞這些資源打造精品文化游,在中國甚至世界都可以獨領風騷。
觀點三 希望人們更注重“思想養生”
嘉賓:邸振興,1930年生,河北定州人,1996年創建中華老子研究會,現為該研究會榮譽會長、世界華人文化院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人民傻子》、《人類應善待自己》、《中和養生》等。
邸老鶴發童顏,目光炯炯,腳步輕盈,攀登老君山頂時,他絲毫不遜于身旁20多歲的年輕人。
邸老認為,做人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就像《道德經》最后總結的那樣“人之道為而不爭”。離休后,為更好地弘揚老子文化,傳播老子思想,他將自己的退休金幾乎全部投入到中華老子研究會的運轉中。如今,中華老子研究會會員遍及全世界,他在這樣的奉獻中收獲了極大的精神享受。
如今,“食物養生”廣受推崇,邸老則提醒大家更要注重“思想養生”。“老子文化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希望洛陽的老百姓走好養生之道,做個糊涂的聰明人。”他說。(原標題:百余名老學專家論道老君山)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