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我生命中的倒回溝
2012/4/5 9:22:1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倒回溝深居伏牛山腹地,在欒川縣城西35公里處。倒回溝也確實是一條溝,它從山上通到山下,又從山里伸到了山外。
對倒回溝,我一見傾心。
倒回溝別有洞天,奇石、流水、茂林、修竹,或懸掛在溝壁,或鋪陳在溝底,步移景遷,令人目不暇接。這里仿佛是一個天然的畫廊,把流散各地的杰作佳構都集中起來,展示在這條溝里了。
億萬年了,倒回溝就這樣靜臥在洛陽之旁,殷切期待著山外人的流連和賞識。億萬年過去了,卻一直少有問津之人。但它卻從不寂寞,從不煩惱,更沒有自暴自棄,無怨無悔地用自己的美麗裝點著大地。洛陽自古群賢畢至,文人雅士數不勝數,卻沒有哪一個文人墨客在詩文中寫到倒回溝。于是,如天然畫廊般的倒回溝成了一條沉默的溝、無名的溝,成了一處被人遺忘的風景。然而真正美好的事物,是不會被人永遠忽略與遺忘的。近年來,倒回溝里一群又一群尋幽訪勝的游客便足以證明這句話。
倒回溝是古樸的,那些世上稀有的苔蘚原生態,刻錄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倒回溝是頑強的,鋪天蓋地的蕨類,書寫著歲月的久遠;倒回溝是獨到的,一條溪水,多少年來既不匆忙,也不懈怠,從大山深處,從歷史的長河里汩汩流過。倒回溝里有礦物質含量極高的泉水,有植被釋放出的負氧離子和芬多精,漫山遍野的樹木無羈地綠著。只要你停下匆忙的腳步,俯下身來,就能聽得見花開花落和你嗵嗵地心跳。
倒回溝是被伏牛山珍藏起來的、用心養育著的女子。多少年來,倒回溝依偎著雄偉的蒼巖,相伴著茂密的植被,戴著用火紅的杜鵑花和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兒編成的花環,披掛著一身幽綠的天然簑衣,用潭瀑相連的青山綠水,恬靜地淘洗著山水、花鳥、魚蟲。倒回溝,把它內心的熱烈、狂放,分明地寫在身邊的灘涂和懸崖上。
倒回溝是一條微縮的山水景觀。它集中了江南與北國、陽剛與陰柔的種種山水景色。倒回溝巍峨挺拔,一派陽剛之氣,但在那堅硬的山石之上,卻有蔥蔥郁郁的林木和姹紫嫣紅的花草,這又給冷硬的山增添了靈性,讓陽剛之美與陰柔之氣氤氳在一起。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在倒回溝里逡巡,一條溪水總是匍匐在你的腳下,在你的眼前奔騰,在你的耳邊歡歌。不論溝多彎,不論山多高,它總是潺潺地流,叮咚地響,如柔聲,似細語……
暮色蒼茫,我們拖著疲憊的腳步走進農家小院。熱情好客的主人,為我們盛上熱騰騰的農家飯,欒川豆腐、山韭菜炒雞蛋、石磨的玉米糝粥、香氣撲鼻的紅香椿、山竹筍滑炒肉片……吃起來是那么可口,那么香甜。
夜深了,四周黑黢黢的,天空繁星點點,萬籟俱寂。對大自然,特別是未經人為異化,富蘊著美好靈性的大自然,我頓生敬畏之心。其實世間的有名和無名,并不完全由人類來主宰。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到讓你不得不由衷贊嘆之時,你才會真正動容、傾心,對它永久難忘。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個崇尚自然的人,只有放下名利的包袱,砸碎束縛人的枷鎖,才會不斷聚集自然的能量和精華,像倒回溝里的水逆時針奔流起來,超脫紅塵凡世,自成一道風景。
倒回溝,那億萬年奔涌的溪流啊,將永遠流淌在我生命的最深處!(原標題:流淌在我生命中的倒回溝)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作者:趙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