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山風景區:風好正揚帆 聚力踏新程 ——云臺山風景區(科教創業園區)成立一周年走筆
2012/3/14 15:26: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編者按:這里,是承接連云港新海城區與未來國際化連云新城、構建連云港市“一心三極”遠景規劃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將被打造為國際性海濱城市的特色區和區域性旅游中心的核心區。
2006年冬天,建設者們打下了第一根樁基,2009年10月,科教創業園區管委會成立,2010年10月,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市科教創業園區管委會合署辦公,同時將原新浦區的花果山鄉、云臺鄉和南云臺林場整建制地劃給新區,從體制層面實現了景區園區融合、山上山下一體發展的戰略格局。
今年1至9月份,全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05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規模以上投資完成21.9億元,同比增長217.4%;引進內資3.27億元,景區接待游客規模210萬人次,門票收入4991萬元,新增科技孵化面積2000平方米,專利授權25件,申請國家專利57件。現在,新區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科教創業園區更強,花果山景區更美,山南保護更完整”的方針要求,緊緊圍繞“智慧新區、西游名山、生態綠城”的目標定位,充分發揮科學、教育、文化、體育、旅游、生態的資源優勢,突出新區特有的產業結構建設新城區,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
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后,新區邁入了建設發展的快車道。一座科教新區、一座神話名山、一座宜居綠城正在這里展現新姿、點燃希望。
大建設:科教園區初具規模
科教發展是新區的優勢版塊,也是全市科技創新的動力版塊。新區管委會表示,創新發展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新區充分利用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突出“科”、“教”重點,加快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著力集聚連云港創新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
當下,新區科教磁場效應已經顯現,聚集了9所高校3個研發中心4個研究院1個大學科技園,其中5校1所已經入駐,與南京林業大學共建生態研究院項目推進順利,即將簽約。全區有高層次科技人才52人,其中正高職稱18人,院士級顧問1人;全區高等教育專業技術人才2462人,在校學生50008人,在校教職工3581人,其中教授159人,副教授676人,專任教師2109人。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南京工業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學連云港研究院、南京財經大學連云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建成21個二級平臺,其中14個已經成功運行。積極開展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創建工作,科技孵化面積達2萬平米,已入園孵化企業5家。
吸引高層次人才離不開優質的生活環境。新區正在大力推進城市配套建設,前花果山大道沿線已聚集4個高端商住小區,3座五星級酒店、2個大型城市綜合體達成投資意向,加上東河新城片區的恒瑞、淮;▓@、綠源、港利等4個房地產項目,為新區群眾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生活服務。在建筑工程方面,體育館正式投入使用,其他一場三館序時推進;廣播影視文化產業城即將開始土建工程,西游記動漫文化產業園規劃方案確定,已經開工建設。江蘇潤科現代服務業中心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
現在,新區正在圍繞重大項目,加強與學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和軟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不斷滿足高校和研發機構需求。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調動企業參與研發的積極性和主動型,加快建設一批產學研孵化基地。高度重視公共平臺建設,采取筑巢引鳳的形式,想方設法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研發條件,真正把新區打造成為全市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資源集聚區,成為推動全市發展的智力引擎。
大整合:“大花果山”夢景成真
花果山景區是我市加快發展旅游業、打造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城市的核心戰略資源。隨著花果山、漁灣、東磊、孔雀溝景區的整合,大花果山正在朝著“三年創5A,五年爭上市”目標大步邁進,大花果山的戰略夢想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隨著唐王壩停車場、九龍橋至孔雀溝游步道、瑤池至漁灣車行道等工程的開工,“大花果山景區”年內將與漁灣、東磊、孔雀溝等景區連為一體,形成統一開發建設、統一經營管理的“大花果山”發展新格局。8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旅游發展大會,同步啟動花果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建設工作,制訂下發了創建實施方案及任務分解表。借鑒政府主導發展旅游業的成功經驗,將漁灣、東磊、孔雀溝等納入花果山主景區范疇,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讓市場與資源開發達到最大效率,F在,新區在完成花果山實證陳列館、景區車行道維修和道路綠化及標識標牌工程等項目基礎上,加速推進海清寺大雄寶殿、觀音殿工程建設及中國《西游記》文化實證博覽園、唐王壩服務配套設施、瑤池至古牛旦等兩條車行道、九龍橋至孔雀溝等兩條步行道建設,構筑以玉女峰為核心的“一心四線”車行游覽體系。規劃花果山景區西、南、北三個出入口,重點打造圣湖路西入口,抓緊建設西游記動漫文化產業園和3個五星級酒店,切實彰顯西游特色。
新區把2011年旅游定為“優質服務和品牌提升年”,在景區深入開展“金牌導游,星級窗口”評選活動,重點開展攜手網絡、攜手區域、攜手名人等三項攜手工程,提高旅游服務水平,加大旅游營銷力度,實現景區快速發展、借力發展。新區與廣之旅簽訂輸送客源協議2000人次,與同程網合作開通網上訂票業務,與我市旅行社和相關景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拓展客源市場。
今后,新區將強化旅游策劃設計,大力整合旅游資源,加快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景區建設層次,深度推進旅游開發,把連云港的旅游資源優勢發揮好,推動全市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把連云港建設成為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城市。
大統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
在新區管委會正式成立的300多個日日夜夜,惠民為民,改善民生,新區從來就沒有停下過前進的腳步。
伴隨著我市步入跨越發展的快車道,云臺山風景區(科教創業園區)高度重視民生工程,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不斷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民生工程覆蓋范圍,不斷加大民生工程建設速度,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和諧穩定。
教育投入、醫療保障、城鄉交通建設、安居工程、農民工培訓、扶貧解困、生態環境保護……云臺山風景區(科教創業園區)在社會事業發展、民生問題上加大支持力度,全年將投入3.6億元,用于實施關系民生的“十大惠民工程”。
如今,新區安置小區A、C地塊、朝陽林場棚戶區、南云臺林場職工安置小區二期建設開始啟動,人民醫院園區醫院、連云港實驗學校新建,大村中心小學遷建,關里中心小學改建等工程正在加快推進,群眾關注的就醫、上學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上個月,新區首批899名60歲以上老人拿到了養老補貼,被征地農民的社保、就業以及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問題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500萬元村級發展基金、免費組織失地農民培訓等活動的開展,讓新區農民不僅得到了發展帶來的實惠,更看到了新區管委會為民謀福利的決心。在全區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管委會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1000萬元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重點做好鄉村環境、路燈、自來水、燃氣等群眾關注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爭取市級公共資源向新區傾斜,全力打造優美宜居的鄉村環境。
新區還成立群眾工作室,專門負責處理群眾問題。制訂出臺區、鄉、村三級領導干部大接訪制度,各級領導班子每月安排2天時間集中接訪,真心實意為民辦事,在大村中心小學異地重建、朝陽林場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新區管委會成立的一年里,一項項發展目標、一聲聲貼心的承諾,句句落到了新區人民的心里;這一年里,一個個枯燥的數據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一年里,一批批工程相繼完成,新區的城市面貌飛躍提升,魅力新區更具宜居優勢。如今,舉目新區,一座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絢麗新城已扎根在青山綠水間。(原標題:云臺山風景區:風好正揚帆 聚力踏新程 ——云臺山風景區(科教創業園區)成立一周年走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連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