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嘉應觀里聽濤聲

2012/3/13 9:07:00 點擊數: 【字體:

 
    黃河,這條炎黃子孫的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一路奔涌而來,在進入焦作境內后,忽然變得狂放起來,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扭動著身軀,在懷川大地上劃開了一段寬寬的河道。因為泥沙沉積,這條大河從武陟開始越長越高,“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諺語中所說的“豆腐腰”即在武陟而起。
   
    古往今來,黃河的喜怒無常在武陟一次次被驗證,這里儼然成了我們的先人同洪水搏斗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屹立著一座清代遺留下來的古建筑———嘉應觀。已經退休的嘉應觀管理所老所長馮其祥對記者說:“嘉應觀堪稱萬里黃河第一觀,這里記錄和見證了黃河的歷史,更是一座先人治黃的豐碑!”

    據馮其祥介紹,嘉應觀建于清代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耗資288萬兩白銀建在武陟黃沁河交匯處的一座集宮、廟、衙署三體合一的清代官式建筑群,內含獨特的黃河文化,為全國惟一祭祀歷代治河功臣的廟宇。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極高,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么,雍正皇帝為何要在武陟花巨資建嘉應觀呢?據史志記載,從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決口1549次,平均3年2次決口在武陟。特別是清代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僅3年間黃河在武陟4次決口,創決口最高記錄,淹華北沖北京,從天津入海,洪患千里,生靈涂炭,嚴重威脅著大清統治。康熙在病中驚嘆:河漲河落維系皇冠頂戴,民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遂派四子雍正親臨武陟堵口一線,督辦河工治水。堵口成功后,雍正皇帝為紀念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保黃河安瀾,
命河臣、派御匠仿故宮建了這座“淮黃諸河龍王廟”,并御筆賜名“嘉應觀”,命治河大臣在此處理黃河河務。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昔日封建帝王治河的故事早已隨風散去。看看今天焦作的黃河治理,已不是簡簡單單的防汛堵口,建設“三條黃河”、“維持黃河健康生命”已經成為新時期治黃人的更大挑戰。

    什么是“三條黃河”?我市在“三條黃河”建設中取得了哪些成績呢?焦作市黃河河務局局長張偉中告訴記者,“三條黃河”指的是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原型黃河是我們治理開發與管理的現實中的黃河,治理的目標是實現“四不”即堤防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污染不超標、河床不抬高、最終實現黃河的長治久安。我市這方面的工作一直走在整個黃河系統前列,武陟標準化堤防建設已成為全省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的旗幟。在原型黃河的治理中,我市基本實現了防汛搶險機械化、信息交流網絡化,特別是正在試驗中的黃河壩岸變形探測技術,會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改變防汛中被動搶險的窘境,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積極主動的預警、預防。

    談到數字黃河,張偉中說,數字黃河是原型黃河的虛擬對照體。主要是借助現代化手段及傳統手段采集基礎數據,對全流域及相關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等要素構建一體化的數字集成平臺和虛擬環境,以功能強大的系統軟件和數學模型對黃河治理開發與管理的各種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視化的條件下提供決策支持,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孟州市開儀國家防汛儲備中心就是我市建設數字黃河的一個典型例子。該中心擁有專業化的防汛物資管理系統軟件,主要硬件全部采用美國Blter高清晰度彩色攝像機,連接精工鏡頭,自動跟蹤,安裝在各倉庫、險工的監控攝像頭,可將各倉庫物資的存放及變化情況盡收眼底。各險工、控導工程按比例縮小后,也可在圖中顯示出各個壩垛的位置。多種表格系統可從不同方面反映防汛物資的庫存狀態,當防汛物資發生變化時,還可及時補錄有關新數據。任何時候均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快速查閱到所需的防汛物資信息,連續錄入多年數據后還可以得到不同年份的相關數據對比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焦作的黃河治理已真正步入了數字時代。

    歷史終將遠去,經歷了281年風雨滄桑的嘉應觀已不再是治理黃河的指揮部,可它在治黃史上的地位卻時刻昭示和鞭策著當代的治黃人。你聽到那拍岸的濤聲了嗎?那是黃河贊美人民治黃的樂曲,更是我們奮勇向前的動力!編者的話:

    本報開辟的《黃沁河沿岸行》專欄,從6月21日開始,到今天圓滿結束了。在這3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的采編人員在焦作黃河河務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扎實的采訪作風,冒酷暑,戰高溫,或驅車,或徒步,沿黃沁河走訪了長年戰斗在治河一線的干部工人,用手中的筆激情地謳歌這些治河人的光輝業績,展現廣大治河人的精神風貌,發表了30篇“行進”中的報道,在采訪中經受了鍛煉和考驗,成功地打了一場專題報道黃沁河的攻堅戰,對提高全民認識黃沁河,尤其是抓好黃沁河的防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黃沁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要真正治理好任重道遠。愿我們的報道能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起到激勵、鼓舞的作用,促使大家共同努力,切實把黃沁河的事情辦好。(原標題:嘉應觀里聽濤聲)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04-09-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