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唐代畫家,被后世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又名道玄,畫史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少孤,初學書于于張旭、賀知章未成,改習繪畫。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后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chuàng)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詔入宮廷,歷任供奉,內(nèi)教博士、寧王友。曾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chuàng)作,繪制多達300余堵,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于時。他在繼承前代技法和吸收西域畫派技法的基礎上,有所革新創(chuàng)造,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因而有“吳帶當風”之譽。他還于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作畫線條簡練,有“疏體”之稱。
吳道子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維摩經(jīng)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原標題:吳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