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延法師
2013/7/3 15:51: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釋剛延,1964年生于河南新安,俗姓龔。自幼在祖父身邊生活,直到上學時才隨父遷洛陽。某技校畢業后,分配到洛陽某廠就業。
80年代中后期,社會上各種氣功流行,“大師”輩出。剛延因其時體弱多病,故在同事勸說下練習氣功,以期醫病健身。在此期間,雖偶聞佛法,卻如飲甘露,明曉氣功不過健身之小技,而佛法才是生死究竟之大法。
1989年秋,至豫西名剎宜陽靈山禪寺禮紹梵住持為師,消發為沙彌,是年25歲。1992年赴廣東開元寺受具足戒,而后開始數年的參學游歷生活。
初至云南昆明,初為一家餐館打工,登車采購,洗碗拖地,如此月余。后在一小寺院掛單,充任雜務僧。不久,經人指點,又入雞足山中,住洞修禪數月。
1993年夏,至廣東紹關云門寺,就讀云門佛學院。兩年后,任佛學院修待班主任。學業結束,又赴南華寺僧戒一次,于96年3月,朝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先后掛單普濟寺、法雨寺等。數日后,離普陀又赴九華山、五臺山朝拜。1997年,應浙江從居士邀請,赴玉不島等處弘法度眾。1998的秋,接剃度師紹梵老和尚電話,讓其速回靈山寺住持寺務。其時老和尚住持釋源祖庭白馬寺,并任洛陽佛協會長,河南佛協副會長等各種職務,靈山寺急需得力之人料理。老和尚在打電話的同時,并派十多位居士,赴玉環將剛延接回靈山寺。
釋剛延回靈山寺后,先任監院。住持仍是紹梵老和尚,但因老和尚平日在白馬寺,所以靈山寺的日常事務及寺院殿守整修的擔子,就都落在他的身上。
靈山禪寺位于宜陽城西十五里處的鳳凰山半腰,山前有洛水繞山而過。靈山寺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世事滄桑,朝代變遷,寺院進行了大量重建維修工作,文革之后,紹梵老和尚率弟子由政府及四方信眾支持,對寺院進行了大量重建維修工作,使古寺煥然一新。但老和尚移錫白馬寺后,仍有大量工作留下來要人去做。剛延奉師命住持靈山寺務后,幾年中嘔心瀝血,忍辰辱負重,新建了僧舍殿宇,硬化了寺前廣場,又開辟寺院直通山下的臺階梯路,使僧眾及游人香客不再繞山而行。
在寺院管理方面,剛延法師借鑒古今叢林制度,力爭在合乎佛理教法的同時,又合于時代發展的節拍。奉佛持戒,但不拘于陳腐陋規。每年一度的春季廟會,不但辦得年有起色,且又應信眾之請,舉行了授菩薩戒、打佛七等法事活動,即增加了寺院活力,對佛法的弘揚起到推動作用。
1999年,紹梵老和尚看到剛延幾年作為,堪擔重任,于是經縣市有關部門同意后,正式傳剛延法師靈山禪寺住持之位。是年,剛延法師35歲。
剛延法師作為靈山禪寺文革后的第二代住持,他深知肩上的擔子之重。他正在考慮實施“佛教乃佛法之教育”的宗旨,通過開辦佛學講座,創辦佛刊,條件成熟時創立佛學院校等方法,使佛法如同甘露,滋潤千萬干裂的心田,使之遍開善美之花。【原標題:剛延法師】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佛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