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殷墟王陵區遺址

2013/7/19 10:58:21 點擊數: 【字體:

  
    殷墟王陵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莊西北岡、武官村北地的高地上,與宮殿區隔河而望。這里是殷商王朝的王陵地與祭祀場所,被國際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第二個古埃及”,出土了數量眾多、制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和陶器等,舉世聞名的司母戊鼎就出土于此。殷墟王陵區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開創了中國帝王陵寢制度的先河。它的發現,對確立殷墟的王都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對研究商代社會的階級狀況、等級關系、親族制度、埋葬習俗、人種特征等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殷墟王陵區東西長45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區。自1934年起,這里共發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和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區有8座大墓分成四排一南一北分列東區有5座大墓,其中四條墓道大墓一座,兩條墓道大墓三座,一條墓道大墓一座。這些大型墓葬均為南北向墓形呈”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被學者認定為殷商后期的王陵。在王陵區大墓中,最具代表性的有M1001、M1217、M260和著名的50WGKM1(武官大墓)。M1001大墓被認為是商王武丁的陵墓,墓室平面呈“亞”字形,有4條墓道,墓內出土了青銅禮器、玉石器、白陶及金葉等大量制作極為精美的隨葬品;M1217大墓總面積達1803平方米,是王陵區規模最大、墓道最長的;50WGKM1(武官大墓)出土的虎紋石磬是目前殷墟出土樂器中最大的一件,長84厘米,厚2.5厘米,正面雕刻臥虎紋,是中國古代樂器寶庫中難得的精品。M260位于王陵區東區南部,“國之重器”司母戊鼎就出自該墓。在王陵區遺址還分布著2000余座小墓葬,除少數為陪葬墓外,大多是祭祀坑,是商王祭祀先祖的遺跡。

    自2001年4月以來,安陽市政府投資1754萬元,先后完成了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護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標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獸祭坑展示工程,殷陵館改造,文物陳列展示,遺址綠化和道路建設等工作。目前,殷墟王陵遺址已成為一座初具規模的集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大型遺址公園。

    1.祭祀坑和陪葬墓。共發掘殷代祭祀坑、陪葬墓2000余座。這些墓葬除少數陪葬墓外,大多是祭祀坑。這些祭祀坑集中而又有規律地排列,墓坑呈長方形、方形等。方形坑組成片狀分布在長方形的中間。祭祀坑內的埋葬,可分為人坑、動物坑、器物坑三類。人坑內埋葬有數千具祭祀人牲的遺骸,這些人牲大部分被砍殺,多為青壯年,還有女性和未成年兒童,每坑8-10人不等。僅1976年發掘清理的91座祭祀坑就發現祭祀人牲1178人。動物坑內,或單埋動物,或與人共埋。祭祀動物有象、馬、猴、羊、鳥等,而以馬坑最多。其中1934年、1935年、1978年發掘的3座象坑,引人注目。西北岡東區是商王室用于祭祀其先祖的一個公共祭祀場所,采用地下封存、個別復原展示。

    2.M260大墓位于王陵區東區。此墓是1959年春鉆探時發現的,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就出土于此墓中。

    此墓北距解放前發掘的M1400大墓約40米, 東北距武官大墓80余米,是一座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室呈長方形,口大底小,墓口長9.6米、寬8.1米,墓底長6.35米、寬5米,深8.1米。墓室南部有一條墓道,口大底小,墓道上口長24米,南端寬4.1米,北端寬4.4米,底部北端寬3.15米。墓道南半部為斜坡狀,坡長20米,其下為一長3.9米、寬3.3米、深0.6米的方形殉葬坑。墓室底部有槨室,南北長5.4米,東西寬4.1米,高2米,四壁各用9根直徑23厘米左右的圓木構成,四角交接處用榫頭卯合。槨底系用14塊寬22厘米、厚8厘米的木板東西向鋪成,槨蓋已被古代盜墓破壞。槨四壁及底部髹紅漆,墓底鋪一層朱砂。槨室內有棺,發現有散亂的紅漆、彩繪朽木。在墓室西南角有一片黃漆彩繪織物殘跡。在墓底中部,有一方形腰坑,埋一男性成年殉葬人。在殉葬人下面埋一狗,狗骨架下埋一大型玉戈,貝三枚。

    因此墓多次遭到盜掘,墓內所埋人和動物骨架大部分已被擾亂。在墓道中部,墓道口下約35厘米處,埋人頭骨22個。在深約7米的墓室填土中,埋有約6個骨架,無頭骨。在墓道底部的方形坑中,埋有全軀的人骨架4具,在槨壁附近, 埋有人骨架5個?傆嬆怪兴l現的人牲和人殉個體38具左右。在墓道底部和墓道兩側還發現祭祀坑3座。

    從墓中出土的器物,除腰坑中的一把玉戈和三枚貝外,還有灰陶、白陶、青銅器、金葉、石器、玉器、骨器、角器、蚌、牙器及木器等。器物較小而破碎,完整的極少。從物探大隊取土樣化驗說明,此墓內曾隨葬有大量青銅器,可惜先后曾6次遭到盜掘而不存。

    M260大墓,墓室面積78平方米,在王陵區東區小于M1400大墓和武官大墓。內有大型槨室,面積22平方米,有較多的殉葬人、動物和器物,說明墓主人為殷王室的重要成員。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此墓,因此可以推斷該墓主人為母戊,而墓中的大型玉戈和婦好墓中出土的最大的玉戈相近,司母戊大方鼎和婦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大方鼎相似,其銘文書法亦相近,由此可以推斷母戊可能是武丁第一個法定配偶妣戊,而母辛則是武丁第二個法定配偶妣辛。

    M1001位與王陵區西區東部,有四條墓道。墓室平面呈“亞”字形,南北寬18.9米,墓口至墓底深10.5米。四條墓道呈坡狀,其東西南北分別長14.3米、11米、30.7米、19.5米。墓底由92塊長2-4米的巨型柏木板鋪底。四壁由巨型木板筑成,最大者長達6米。這些巨型木板皆涂朱,雕刻花紋,鑲嵌獸牙,奢華考究。墓內外的殉人及人牲多達225人,并出土了青銅禮器、玉石器、白陶及金葉等大量制作極為精美的隨葬品。M1001墓是殷墟王陵區中時代較早的墓葬,被認為是商王武丁的陵墓。

    50WGKM1武官大墓 位于王陵區東北,有2條墓道。墓室南北長14米,東西寬12米,墓口至墓底深7.2米。槨室南北長6.3米,東西寬5.2米,高2.5米。槨底由30根巨型原木筑成。武官大墓位于王陵區東區,是1950年春發掘的。這座大墓因為只有南北兩條墓道,所以呈“中”字形狀。槨室也是長方形,距地表4.7米。槨用整木疊成。槨的四周與墓壁中間,用夯土填平。槨下中心有腰坑,自地表至坑底共深8.4米。此墓墓頂有拱衛,腰坑下面有埋伏,一邊有侍從,一邊有姬妾,前后有警衛,有犬馬,中間土周于槨,槨周于棺,棺周于衣,衣周于身,珠玉珍寶,充塞其間。

    此墓多次被盜,且有焚燒痕跡,棺木和墓主的骨骼已損壞無余。槨的外邊,滿鋪著送殉的儀仗,用竹木皮革做成,雕花涂朱,可惜已經朽爛,成了花土。這一大墓共掘出的殉人和殉牲有:與墓主人同穴者的人頭骨34個,身首完全的人骨架45副,犬、猴、鹿等各種動物骨架59架。發掘的遺物有石器、綠松石、玉制品、白陶碎片、骨器、骨鏃、獸面磬、銅戈、銅斧、銅刀、銅鏃、銅爵、銅鼎、銅觚、蚌、貝、木制品等。

    這里發掘的重要文物有虎紋大石磬,由一塊青白色的大理石琢成,長84厘米、寬42厘米、厚2.5厘米,上面雕刻一個雄健有力的猛虎,作張口欲吞狀,線條剛勁而柔和。懸掛起來,微微敲擊,音韻悠揚清越,近于銅聲,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件古樂器。另外,還有一碧玉刻刀,精美異常,全長9.1厘米,刀刃部分長3.3厘米,顏色碧綠,玉質晶瑩,形狀類似現代的鋼筆,可以佩帶。它是仿照當時刻契的刀筆制造的,上半扁圓,刻有竹節紋,刀刃與扁長方向一致,尖端自然向前,頗為巧思,也是古代一件精美文物。

    武官大墓發掘成果公布于世后,引起了學術界極大的關注,尤其是殷代殺殉奴隸祭祀的事實公布,更引起了歷史學界熱烈討論,解決了殷商奴隸社會性質的問題。中小學課本都將此墓發掘報告作為課文,對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

    殷墟王陵保護管理措施

    王陵區西部展示以植物標示展示為主要手段,地下封存,地表則以植草皮和灌木表現各陵墓的范圍。M1004和M1217在技術可行條件下,可采用揭露的方法展示。

    東部在技術可行條件下選擇揭露展示M260、50WKGM1和M1400大墓。其他墓葬及祭祀坑和陪葬墓用地下封存、地表植被標示其范圍。 (本報見習記者  李文靜)【原標題:殷墟王陵區遺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廣電報 2008-02-0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安陽市北洋軍閥袁世凱陵墓――袁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