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臺記者濮陽參觀春秋時期"聯合國" 陶醉雜技表演

2013/7/23 15:15:54 點擊數: 【字體: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誰也不會想到一座長滿雜早的土堆,竟是春秋時期的‘聯合國’;如果不是新身體會,說啥也不會想到,兩千多年前,這兒曾經是群雄多次會盟改變歷史的重要場所。”參觀完河南濮陽的戚城會盟臺遺址后,臺灣《中國時報》記者連雋偉感慨萬千。

    今日此間,由兩岸媒體記者參加的“魅力中原 精采河南”采訪團到達中國龍鄉——河南濮陽。參觀戚城會盟臺遺址,觀看東北莊雜技表演,濮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及獨特的民風,令臺灣記者同行們陶醉。

    濮陽的戚城會盟臺遺址是一處高大土臺,高4.6米,長20米,寬16米左右,占地二百余畝,上可容納萬人。此臺前面略尖,后呈方形,因春秋時期諸侯多次在此臺之上會盟而稱為“會盟臺”。

    史料記載,從公元前626年到前531年的近一個世紀內,諸侯國在此會盟15次。會盟的議題有解決土地爭端、背盟與續盟、決定有關戰爭事宜等,有諸多政治聯盟之間的外事活動也能都通過會盟解決。因此,戚城會盟臺有春秋時期的“聯合國”之稱。

    置身如今的戚城會盟臺遺址,仍能想像出兩千多年前諸候君王會盟于此,共商天下大事的情形。“很多歷史的東西只有親自看了之后才能得到印證,才有真實感,會盟的真實含義只有到此地才有切身體會。”臺灣一記者感慨道。

    在濮陽東北莊,兩岸記者與雜技來了一次零距離接觸。“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人人玩雜技,都能露兩手”,“釵把鋤頭當工具,田間地頭是場地”。這是記者同行們在觀看東北莊雜技表演后最真切的體會。

    “以前從未如此近距離地觀看過雜技表演,小演員的表演讓我們的神經緊繃著、心懸著,盯睛連眨都不敢眨,生怕他們從上面掉下來。”臺灣《稅務日報》社長黃明生稱,“看了他們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真正讓我感受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深刻含義。”

    在東莊的一個農家小院內,臨時叫上一位七旬的老者。從外看老者腿腳不是很利索,但見他脫下外套,隨手拿起竹鈀、木锨便頂了起來。惹得臺灣同行掌聲不斷,連呼“大開眼界”。他們原以為,只有專業雜技演員才有如此技藝,根本想不到隨便找個人、隨便找件農具都能“露兩手”。

    據悉,濮陽東北莊與河北吳橋并稱為中國雜技南北兩故里。這里的雜技源于上古,萌于春秋,成于秦漢,熟于唐宋,盛于明清。東北莊全村2400口人,80%都從事過雜技表演,且個個深懷“絕技”,其足跡遍及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原標題:臺記者濮陽參觀春秋時期"聯合國" 陶醉雜技表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09-26 作者:王永記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戚城文物景區:見證濮陽古老文明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