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縣對“老子故里”文化資源進行系列開發,致力打造具有濃郁老子文化色彩的歷史文化名城。
鹿邑縣古稱“鹿鳴”“真源”“仙源”。史料記載,公元前571年,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誕生在這里。老子所著《道德經》,成為全人類的文化瑰寶。老子也因此成為世界百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
鹿邑縣政府最近研究制訂了老子文化開發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將進一步加快與老子生平和傳說相關的景點、設施建設,不斷豐富老子故里的人文色彩,組織開展老子文化遺產挖掘整理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和相關產品開發。
鹿邑縣城東的太清宮是史據確鑿的老子誕生地,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復的道教活動場所,現存各式建筑600余間。近期將新建《道德經》藏經閣、“道源”碑林等,進一步把這里開發建設成為一個“追尋老子哲學思想形成根源的尋幽探勝之處、規模最大的道家文化弘揚場所、道教信徒朝覲的圣地”。
位于鹿邑縣城東北隅的老君臺,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將新設立老子美術館、出土文物精品陳列室等,并著手修復問禮巷、老子傳道處等歷史遺跡。
鹿邑縣還規劃在新城區建設老子文化廣場,在東起太清宮牌坊、西至老君臺神道建設一條融老子文化、道家文化、李氏文化為一體的老子文化大道,裝點十里文化長廊,形成一個新的文化觀光景區。
在老子文化遺產挖掘整理方面,鹿邑縣將收集整理國內外各種版本《道德經》,編寫出《道德經譯注》和《道德經評析》,整理出版《老子文化開發系列叢書》,還將通過舉辦太清宮、老君臺廟會,籌備老子(道家)文化節等形式,積極開展老子文化交流活動。
鹿邑縣還計劃由政府注冊“老子故里”“老子”“太清宮”“老君”等商標,避免老子故里無形資產的流失。按照規范制作、統一管理、分類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快開發宣傳老子和老子故里人文景觀的畫冊、連環畫、音像制品等。(記者程紅根)【原標題:“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開發老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