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為子孝順,為君仁愛。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生姚墟,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販于頓丘,就時于負夏。
舜信守孝道。幼年喪母,父親頑劣,后母愚昧,弟象兇傲,人論之變,風霜之苦,莫過于舜矣。他逆來順受,但大智大勇,不違背道義,孝感天地,被推舉為四岳之首,成為英明的圣君,杰出的賢人。
舜是德的化身。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經商時亦以誠相待,不欺行霸市,謙虛禮讓,與人方便,誠信待人,一年而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帝以德感人,德澤眾生,廣開言路,自強不息,開創了太平盛世。
相傳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原標題:中國二十四孝之一虞舜孝感動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