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市地標性建筑的天寧寺塔(又稱文峰塔),已經在古城屹立逾千年,很多人都有關于文峰塔的美好回憶。如今古塔也已經滿是歲月的痕跡,為了保護這座古塔,我市正式啟動了對文峰塔的修繕工作,這座千年古塔也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大修。9月6日,記者在天寧寺看到,文峰塔周圍已經搭建起腳手架,修繕工作正在進行。
當日上午,在天寧寺內,輕觸文峰塔塔基的磚石,不難想象這座見證了古老歷史的寶塔,在經歷了一千多年風霜雨雪的洗禮后所經受的磨礪。據了解,文峰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廣順二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上一次大的修繕是在清朝末年。20世紀60年代初,文峰塔曾經歷過一次小的修繕,但是像今年這樣如此大規模的修繕,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
“由于年代久遠,塔基基座風化較為嚴重,這次將會對其進行加固,并對脫落的墻體進行增補。塔的琉璃瓦部分因龜裂也需要更換,塔體每層的木椽對塔的承重來說非常重要,在此次施工過程中也要進行重點修繕。此外,還有塔頂的塔剎以及塔內部的木質結構也會進行相應的維修。”市區文物景點管理處工作人員范越告訴記者,文峰塔歷史悠久,造型獨特,是全國唯一一座上大下小的磚塔,是我國建筑史上的特例。此次修繕工作主要涉及表層維修,主體大的骨架不動,涉及塔身的多個部位,總體施工難度相對較大。
如果說老百姓自己家里修繕一回房屋,相信也是全家人的大事,都會認真商量,那么修繕文峰塔這個咱安陽市民的寶貴財富,這次修繕工作能否讓市民放心呢?“文峰塔的保護工作是咱全市的一件大事兒,修繕古建筑一向是個復雜的工程,比普通的土建工程有著更嚴苛的要求和更復雜的工藝。”市區文物景點管理處主任王繼偉表示,此次修繕工作通過招標形式嚴格選拔,聘請了有著30多年古建筑修繕經驗的專業古建園林工程施工隊,將本著對歷史和市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塔體進行施工。
據了解,古城瑰寶文峰塔的修繕工程目前已經進入正式的施工階段,從現在至明年3月底,文峰塔將采取半開放式的參觀模式,游客可進入天寧寺參觀,但不能登上文峰塔,只能從外部一睹文峰塔的魅力。
鏈接
文峰塔的建筑特色
大多數的塔都是由下而上逐漸縮小,而文峰塔之獨特,就在于其一反常規,塔身上大而下小,呈傘狀,為國內外所罕見。塔通高38.65米,塔基周長43.2米,壁厚2.5米,磚身木檐,琉璃瓦頂,平面呈八角形,基上有螺髻狀蓮瓣七層,上下交錯,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圓形蓮花座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別飾有直欞窗、圓券門和佛教故事磚雕,刻工細致,形象逼真,造型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