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的由來
2015/12/2 11:02: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古代,凡是重鎮,都置有鼓樓。有關鼓樓的沿革,民國19年(公元 1930年)《重修滑縣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北魏時,兗州多盜,李崇為刺史,乃村置一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次復聞者,以二為節次,后聞者以三為節次,各擊鼓千槌。諸村聞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之內。其中險要,悉有伏人,盜竊始發便爾擒送。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宋、薛季宣令武昌亦鄉置一樓,盜發伐鼓,瞬息遍百里。蓋世多盜,彌盜之法,莫良乎此。故后世效之,州縣多置鼓樓。”由此可見,鼓樓初建北魏,為李崇所創。以此傳遞信號,便于擒賊捉盜。這種傳遞信息的方法,是繼烽火狼煙之后的又一創舉,是我國古代發展“信息科學”的又一例證。但到后來,鼓樓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作用,有人以它的建造之美來供人觀賞,也有人以它的麗譙之華來粉飾太平。新中國建立以后,全國各地的不少鼓樓被列為國家保護文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