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新密縣衙,安靜地躺在老城一隅。歷經千年風雨,雖然容顏滄桑憔悴,但卻散發著迷人的韻味。
●新密縣衙監獄,屢經重修,一直沿用到2003年,被稱為“世界監獄之最”。
●蓮池、戒石坊、匾額、楹聯等蘊含的廉政文化,則豐富了縣衙的傳統文化內涵。
◎古城文脈
家住新密老城的張建國,幾乎每天都會從新密縣衙旁路過。
張建國眼中的縣衙,坐落在新密古城?h衙周圍是滄桑的老城區,是這座城市的發祥地,是割不斷的歷史與文化。
每每路過這里時,哪怕是不經意的一瞥,他的內心,都會洋溢著一種懷舊的溫暖。
新密縣衙建于隋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毀于元代戰火,明清時期曾進行過整修。
如今的新密縣衙,風貌依舊,沿中軸線保存有大門、蓮池、儀門、戒石坊、卷棚、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樓、后花園等建筑,形成九層五進院落,另有東西花廳、戲樓和縣衙監獄等建筑。
2006年6月,新密古縣衙成為“省保”單位。作為中國目前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新密古城的城隍廟、法海寺、文廟、書院、街道、民居等古建筑仍然保存完好,但新密縣衙,卻是古城的地標。
每天,不知有多少人走進這座幽深的官宅,來觸摸其傳統文脈和建筑精髓。
在過去,一般縣衙立龍碑是要被治罪的,而新密縣衙大門東側,則有著一座雙龍紀念碑。原來,漢代密縣第一任縣令卓茂受過皇封,清代康熙年間知縣衷鯤化在修建縣衙時特立此碑。
除此之外,縣衙大堂前以沙盤的形式呈現新密舊時地理風貌的“輿圖”,也堪稱一絕。
這個“輿圖”,則是在民國十八年由當時的密縣縣長谷翔所建。
◎蓮池與戒石銘
在1400多年的歲月長河中,新密縣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廉政文化。
縣衙儀門前有兩個蓮池,蓮池四周有石雕欄桿,池內荷花正艷,清香宜人?h衙建蓮池,這里為特例。
新密市文化局文物管理處主任王少凱認為,蓮池與“廉恥”諧音,寓意為官者要廉潔清政,出污泥而不染。
新密縣衙從漢代卓茂任密縣令起至民國末年,共有197位縣官在此任職,載入《密縣志·循政傳》者38人,而進入密縣名宦祠的僅有10人。這10人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
建在大堂前的戒石坊,是由石柱、石梁、石鼓等構建的四柱石牌坊,上面雕刻著蓮花等圖案,雕工精細,生動傳神。
戒石坊正面雕刻的“公生明”三字,為宋太祖趙匡胤首倡。背面則是宋太宗趙匡義欽定、由當時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16個字,讓以警戒縣官秉公辦案。
莊重肅穆的大堂,是縣衙的核心建筑。堂前建有卷棚,這是高級別衙署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一般的縣級縣衙為七品,而密縣縣衙為五品。大堂楹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發人警醒。
如今的新密縣衙,已經成為新密市檢察院的“廉政教育警示基地”。
◎“使用最久的監獄”
在新密縣衙內,有一座封閉的高墻院落,壁壘森嚴,這是新密縣衙監獄。
此時,院內寂靜無聲,數十間青磚灰瓦的房舍,透著陰森和凄涼?粗唏g的磚墻、銹跡斑斑的鐵絲網,以及監牢內犯人留下的痕跡,時光仿佛穿越千年。
新密縣衙自隋朝建立時起,就設置了關押犯人的監獄。監獄位于大堂以南、儀門以西,屬八卦中的坤位,俗稱“南監”。監獄由圍墻、外監、內監、刑房、班房、獄神廟等部分組成。
外監是臨時拘押犯人的場所,相當于今日的看守所,內設水牢;內監關押重犯;女犯人無論情節輕重,一律關押女監。
新密縣衙監獄內,也灑下了仁人志士的鮮血,從1921年至1949年,一些革命先烈,就是在這里慘遭迫害。僅1939年,國民黨密縣縣長孟詳林瘋狂鎮壓革命時,就逮捕共產黨人、進步青年28人。
新密縣衙監獄,屢經重修,一直使用。新中國成立后,新建了南樓、北樓與崗樓,這里成了新密市看守所。一直到2003年新密市監獄搬入新址,這座監獄才停止使用。使用了近1400年,成為我國使用時間最長的監獄。
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長、古建專家楊煥成曾說,全國其他地方,如內鄉、葉縣等地的古衙署,監獄大部分已經不存在。新密縣衙監獄的建筑物基本保存完好,它對于全面研究古衙署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座縣衙
提起新密縣衙,讓人想到開發較早的內鄉縣衙和葉縣縣衙。
這兩座縣衙,東方今報記者曾經探訪過。其中,內鄉縣衙的名氣最大。
內鄉縣衙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現存房屋為清代建筑。
1985年,內鄉縣衙被辟為國內唯一的縣衙博物館。1996年11月,內鄉縣衙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保”單位。
第二年,內鄉縣政府作出全面修葺內鄉縣衙的決定。之后,歷時一年零7個月,占地兩萬平方米的內鄉縣衙開始對外開放。
后來,內鄉縣衙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霍州署聯手推出了“中國四大古衙國際旅游專線”。此舉,使內鄉縣衙聲名大噪。
與內鄉縣衙相比,葉縣縣衙開發較晚。
占地面積達1.6萬多平方米的葉縣縣衙,有153間房屋,是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筑,而且也是一座五品縣衙。
1999年10月1日,葉縣縣衙主體部分對外開放。2001年7月,當地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2006年5月,葉縣縣衙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筑被列為第六批“國保”單位。
2003年,新密開始對年久失修的新密縣衙進行搶救修復。現在,新密市古城開發建設管委會,也正在對新密縣衙進行全面維修。
新密縣衙能否后來者居上,尚存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