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景點
將軍壩
將軍壩是萬里黃河上堅固無雙的一個壩頭,壩體為漿砌石結構,根石深度23米多。該壩始建于清乾隆19年(公元1754年),后經不斷加固,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將軍廟,是百姓祈禱黃河安瀾的地方,廟址就是今天的花園口引黃閘,因此這座壩被稱為將軍壩。將軍壩上的大將軍雕像取自明朝治水名將伏波的造型。將軍壩正對景區主大門,位于花園口景區的中部。1991年2月11日,江澤民總書記曾來此視察黃河,并在這個壩頭留影。
鎮河鐵犀
將軍壩西側有一座鐵犀牛,是明代兵部尚書于謙主持修鑄的。古代,人們認為河患是水怪蛟龍在作祟,而水怪蛟龍又害怕犀牛,于是就在黃河邊修建了一座鐵犀牛的雕塑,以鎮河患,又稱鎮河鐵犀。另外,之所以鑄造鐵犀,也源于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五行學說” ,取“五行學說”中相生相克之意。五行中鐵屬金,金生水,金為水之母;五行中牛屬坤,坤屬土,土性能克水,因此鑄鐵犀以鎮河患。鎮河鐵犀是古代黃河水患的見證,同時也體現了古代人民戰勝水患的美好愿望。
黃河公路大橋
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全長5550米,始建于1984年,1986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當時號稱“亞洲第一大公路大橋”,鄧小平同志為了紀念當年渡河的艱辛,親筆題寫橋名。
扒口處遺址
扒口處雕塑高4米,標出了當年扒開大堤的確切位置。當年扒開大堤時,口門寬約30米,后經洪水不斷沖刷,最寬時達1460米,決口口門界碑就標出了口門最寬時東西兩側的位置。
八卦亭
八卦亭就是“民國堵口合龍紀事碑亭”,這里是當年國民政府扒開大堤之后堵口閉氣的地方,由兩座六角的琉璃瓦亭相對而立,亭內各有六面柱體石碑一座,西為國民黨所立,東為共產黨所立。
景區水上樂園
景區水上樂園,原是花園口水利樞紐工程,始建于1958,原來是大躍進時期的產物。當時的人們想把黃河從此攔腰截斷,改變黃河的流向,造福兩岸人民。但由于設計標準偏低,建成后的土壩于1960年大水時又被迫炸開,僅余這十八孔閘橋、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殘留至今的殘壩。水上樂園水域面積為461畝,水質清澈透明,常有人在這里釣魚、劃船。
南裹頭
游完水上樂園,順著這殘余的大壩往里直走兩公里,就來到了黃河的中心--南裹頭。由于這里有面積較大的淺灘,人們常來這里游玩、夜餐,漁民在這里開設了特色飯館,久而久之,這里成為鄭州人品嘗野味的好去處。(原標題:花園口黃河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