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宋文化盛世輝煌——開封清明上河園
2012/3/29 14:57:1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疏林薄霧中,草橋、流水、老樹和扁舟,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遙想當年,北宋翰林院畫師張擇端佇立在東京汴河邊上,感慨于宋王朝首都東京漕運與集市的繁榮,揮毫潑墨,成就了《清明上河圖》這一遺世珍品。
也許誰也不曾想到,千年后這里曾經一度凋落成了一片爛泥塘,當年的盛世王朝文化之魂再也沒有了安放之所。然而,近十余年來,隨著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的建成和不斷發展壯大,開封人不僅成功復活了宋文化的盛世輝煌,更使昔日的爛泥塘迸發出了億元財富。
起航:將畫作變成建筑
千年之前,張擇端把繁華的開封古城搬上了畫卷,千年之后,開封人可不可以把畫卷變成現實呢?19年前,國家旅游局原局長韓克華的一個創意,激發了開封人的無限想象。開封由此鋪開了“再造”畫卷的工程。
清明上河園自1992年10月開工,當年工程建設較為順利。但第二年,受國家的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影響,清明上河園項目建設陷入困境,到1994年底,工程建設因缺乏資金而停頓,此后4年間,整個項目開發陷于癱瘓狀態。
困難沒有阻擋開封人前進的腳步。1998年3月,開封市政府果斷抓住海南置地集團公司在開封擴大投資的機遇,與該公司達成了合作開發建設清明上河園項目的協議。新公司的組建,建設資金的注入,掀開了清明上河園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景區的開發建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僅用半年時間,清明上河園就建成開業,創造了開封旅游開發建設史上的“奇跡”。
在開封市“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戰略背景下,清明上河園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至2005年9月建成,總投資8600多萬元,建筑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完工后,清明上河園整體面積達到600畝,游客接待量達到每年100萬人次,為清明上河園的進一步發展構筑了堅實的平臺。
如今走進清明上河園,古香古色的園景會讓游客眼前一亮,該園的所有建筑都仿照圖中原樣建造。畫面中心勾欄瓦肆、市井街巷都真實重現,甚至畫上的一口水井也能找到蹤跡。
至此,清明上河園做到了3個中國最大:中國最大的仿宋古代建筑群、中國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中國最大的古代娛樂再現景區。與此同時,清明上河園三期工程也已經進入了公司的戰略規劃,力求盡快使景區成為集旅游、休閑、住宿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園區。
經過多年的建設,清明上河園獲得了國家5A級景區、中國旅游知名品牌、河南省十大最佳人文景觀以及國家級文明景區示范點等諸多殊榮。
至此,清明上河園在新的團隊帶領下,成功走過了“打江山”的創業之路,使之一躍成為可以和少林寺、白馬寺等相媲美的河南省旅游業界的旗艦品牌。
突破:用建筑“活化”歷史
用了短短7年時間,清明上河園就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界的旗艦品牌,作為以宋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點,清明上河園無疑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對宋文化主脈的把握和深入挖掘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清明上河園對于宋文化的把握和深入挖掘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主題公園的形式在開封復原傳世畫作,從而融入開封歷史古城的豐厚宋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不斷深入挖掘宋代的民間藝術,以宋文化為靈魂,從景區建筑設計、店鋪設置、節目創編、沿街叫賣到商品交易、服裝、道具都真實反映了北宋社會生活。”清明上河園景區總經理周旭東說。
從開始營建,清明上河園就從未放棄過對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營養的汲取。記者在清明上河園看到,景區匯集了諸如繡鞋坊、木蘭織坊、陶泥坊等手工作坊,在街巷中擺放了吹糖人、捏面人等手工攤點。
在節目編排上,清明上河園景區并不拘泥于初級設計安排的普通娛樂項目,每年都要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和游客需求,對現有劇目進行改編和創新,定期淘汰并新編1個到2個劇目,從而實現節目的滾動更新。
北京大學教授劉思在參觀完清明上河園后說,開發建設清明上河園是一個創舉,是對傳播中國古代文化的巨大貢獻,一方面深入挖掘了宋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歷史文化對接現代旅游產業的要求,成功“活化”了中國的大宋文化,滿足了現代人文化旅游的高層次追求。
今后,清明上河園將充分發掘中國古代文化遺產,進一步展現不同種類的古代手工工藝,將清明上河園打造成為中國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基地,保護和傳承一批中國古老的民間工藝、民間藝術,以及中國農耕文明的一些非物質的文化藝術,使清明上河園不僅成為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也將逐漸成為中國古典的“迪斯尼樂園”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溯源地和展演地。
創新:《大宋·東京夢華》拓“疆土”
2007年10月18日,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成功試演。“《大宋·東京夢華》是清明上河園景區挖掘宋文化的又一力作,該演出將清明上河園的白天和夜晚串聯起來,不僅深化了清明上河園的宋文化主題,而且大大豐富了景區的文化內涵,強化和提升了景區的娛樂功能。”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教授龔紹方在觀看演出后這樣評價。
據悉,《大宋·東京夢華》投資1.35億元,演員700余人。2007年3月開始策劃,2008年4月5日正式上演,在每年的3月至11月期間每天都會與游客見面。2010年接待游客13.1萬人次,收入1600萬元,2011年收入2200萬元,黃金周期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場面。
“《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只是景區創新發展策略的一部分,正是對宋文化的創新發展才成就了《大宋·東京夢華》,也提升了傳統文化在清明上河園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周旭東指出,作為以宋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就應該在宋文化方面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將宋文化與旅游充分結合,不斷謀求景區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之策,進而有效地增強景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擴大清明上河園的品牌知名度。
10余年的探索,10余年的開拓,清明上河園在文化與旅游之間尋找著最佳結合點,走出了一條宋文化與市場經濟相融合、與公眾文化需求相結合的發展之路。目前,清明上河園已經成為了中國宋文化主題公園的翹楚。(原標題:重現宋文化盛世輝煌——開封清明上河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華社 作者:劉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