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舊事)大相國寺五百羅漢之謎
2012/3/29 9:41:3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相國寺素有五百羅漢之說,《東京夢華錄》載:“寺三門閣上并資圣門,各有金銅鑄羅漢五百尊、佛牙等……”孟元老在東京生活幾十年,對大相國寺是非常熟悉的,靖康之難后“避地江左”,“暗想當年”、“仆今追念”,所載按理不會有假。如此推論,當時大相國寺絕非五百羅漢,應有千尊。近讀宋人筆記,心中疑團才得以消除。
據《石林詩話》載,元豐年間,久旱無雨,宋神宗在宮中祈禱多次。夢有一僧騎馬飛馳空中,口吐云霧,化為傾盆大雨。第二天,宋神宗命人尋夢中之人,在大相國寺三門五百羅漢中第十三尊找到那僧。《苕溪漁隱叢話》載:“相國寺羅漢,本江南李氏財物,在廬山東林寺。曹翰下江南,盡取其城中金帛寶貨,連舟百余,私盜以歸,無以為名,乃取羅漢每舟載十許尊獻之,詔因賜相國寺,當時謂之押綱羅漢。”
以上可以看出,大相國寺在宋神宗時從廬山東林寺運來了五百羅漢,安放在三門。這是一次。
另一次往大相國寺運送羅漢是在宋真宗年間。明李濂《汴京遺跡志》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 ,增建翼廊、三門、前樓,迎取穎川郡銅羅漢五百尊置于閣注:資圣閣 上。”《大相國寺碑銘》中也言:“前樓眾圣,即穎川所迎五百羅漢也。”
可見,北宋時期,大相國寺共安置了兩批五百羅漢,共計千尊。
金開興元年1232年 臘月,蒙古遣使商議夾攻金人,于次年抵汴京。鄒伸之《使北日錄》記載:“次日往相國寺,寺門成劫灰……后一閣參云,凡****,榜曰資圣之閣,上有銅羅漢五百尊。”可以看出金末汴京被蒙古攻陷后大相國寺遭劫,而五百羅漢猶在。另五百羅漢可能在兵火中被毀。
《汴京遺跡志·藝文志》卷二十三中載元人陳孚《登相國寺資圣閣》詩云:“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三千歌吹燈火上,五百纓縵煙火中……”從此詩可看出,元初時,大相國寺,尤其是資圣閣,還相當雄偉,并且宋代安置在資圣閣上的五百銅羅漢還依然完整。
到了清代,重修大相國寺,寺內新建了八角羅漢殿,常茂徠在《相國寺紀略》中記載:“……迂回周折,左右五百羅漢尊,形態如生。”清人筆記中也有“相國寺有羅漢亭,內外周圍五百尊,塑像各別,一無重復”的記載。1928年,相國寺八角殿改為河南美術館,殿中羅漢像,絕大部分被毀壞,僅有少數銅像移至博物館。
開封博物館現存有大相國寺羅漢像12尊,但絕非宋代五百羅漢中的12尊,何以為證﹖因館藏羅漢像底座皆有“明崇禎年間總兵陳永福及夫人鑄造”字樣。由此可以推斷,清人常茂徠當時看到的五百羅漢已非宋代之物了。北宋五百羅漢的消失年代從以上史料中可以推測:從元朝中后期至明朝前中期。是毀于兵火,還是人為破壞,或者散落民間,長埋地下﹖已無從考證,不得而知,宋代五百羅漢下落成了汴京之謎。 (原標題:(汴京舊事)大相國寺五百羅漢之謎)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