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經過火與水的洗禮,洞察滄桑之變,石頭應是地球上閱歷最深的超世紀老人。歷史的經歷、經驗、凝聚凝結得沒一點水份,沒一點空隙,因而使石頭變得堅硬、剛強、自信、以至于頑固不化—一冷冰冰的石頭。
難道這就是石頭的全部形象和內涵嗎?
中國古代曾有女媧煉彩石補天的神話,曾有曹雪芹通靈寶玉的故事。這些神話故事里石頭與世界的第一位女神有了聯系,與紅樓里的一群女人有了聯系,石頭似乎有了靈性,有了情感。在時光的長河中,世事萬象皆如輕煙散盡,唯有石頭汲日月精華,得山川靈氣。當然應有靈性與情感,神話故事里寄托著人們朦朧而又美妙的期盼。當一個蔚為大觀的奇石陣把所有投向它的目光都拉直的時候,期盼終于變為現實,虛幻終于變為真實,神話終于變為事實。請你走進這奇石的天地里吧。遠遠地看,這些石頭的形狀多為渾圓,似乎貌不驚人。
只有走近了,當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由漫散而收攏、而直射、而呆滯,并且通過目光的隧道達成你與石頭之間的心靈溝通的時侯,不由自主地完成一次震顫、激動、驚駭,甚而不由自主地脫口驚呼:大美了,太妙了。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大自然天工巧成的杰作,有的簡直就是勾勒清晰的維妙維肖的工筆畫;而更多的畫面則深沉、含蓄、朦朧。它安詳地、抑或是矜持地靜臥在那里,把像什么、是什么、為什么的答案深藏不露,秘而不宣,讓你在它的面前遐思飛揚。浮想聯翩。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幅詩一般的畫,一首畫一般的詩,一曲詩情畫意的樂章。這一切都因無聲而平實恬淡,又因凝固而悠遠永恒。這里沒有熱鬧的暄囂和輕狂的浮躁,全然是無盡的純樸的大自然的美。當你進入這片仙境、“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時侯,必將恩怨盡釋,寵辱皆忘,如醉如癡,飄飄欲仙,領略一次永遠難忘的妙不可言的享受。冷靜無言的石陣,道是無情卻有情,此處無聲勝有聲。這些石頭都來自黃河,奔騰不息的黃河以她雄渾的乳汁哺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也孕育了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大河東去,大氣磅礴。黃河是一首壯美的詩章,一幅壯美的畫圖,一曲壯美的旋律。這永遠不朽的壯美經過數不清的年代的沉積凝聚,人們終于在黃河的產床上驚喜地發現了黃河千百萬年孕育的精靈——奇美無比、奇妙無比的奇石,只看那出神入化的色彩調配,那變化無窮的線條組合,就令人擊節贊嘆;那只能會意而無法言傳的神韻更令人折腰傾倒。這是任何精巧的人工都無法企及的極品,這是歷史文化的長河、溢光流彩博大精深的黃河經千百萬年的厚集而留給其兒女的家珍,是黃河饋贈于人類的永遠無法消解的情結,此石只應黃河有,天上亦難覓此珍。捧起這些石頭的是一群農民。黃河、黃河石、黃河岸邊的黃上地,以及植根這片土地的黃皮膚的農民,是同一個血緣的大家族,這是歷史的不解之緣。當一個農民驚喜地撿起一塊黃河奇石,馬上像通電一樣傳遍全村。村子里走出浩浩蕩蕩的隊伍,去尋訪他們家族中的另一位成員。虔誠的村民們在黃河灘涂上專注地尋尋覓覓,小心翼翼地把珍奇的石塊捧回家中,像捧回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
一次又一次發狂般地驚喜之后,村民的桌子上、柜子里、屋子里,院子里都布上了石陣,辦起了家庭奇石館。一家、兩家,十家、幾十家,家庭奇石館一發而不可收拾,于是奇石山莊的名聲逐漸遠播。這個群山環抱的村莊,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石寺鎮。歷史給她留下一個閃光的名字——孤燈—一盞高懸在黃河流域上空的明燈。(原標題:黃河流域上空的明燈——《奇石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