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開館迎賓
2012/4/9 10:53:0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位于洛陽孟津縣的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保護工程竣工并開館迎賓。市文物局副局長余江寧、縣領導聶軍、牛駟、馬新紅、潘兆民、張俊強出席了當天的竣工和開館儀式。
王鐸公元1592年出生于孟津,歷任明清兩朝禮部尚書,清加太子太保。王鐸一生聰穎惠敏,精通史學,擅長書畫,尤其是他的書法藝術,博采眾長,筆力雄厚,素有“神筆王鐸”之稱。清順治八年,王鐸次子王無咎選取王鐸生前書法作品79幅,托請當時著名石刻藝術家張飛卿,歷時9年將其刻于90塊優質漢白玉之上,即“擬山園帖”石刻。擬山園帖所選取的作品,全部是王鐸書法的最優秀代表作,隸、草、行、楷樣樣俱全,雕刻穩健質樸,書法、刻石相得益彰,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三百多年來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護和研究價值。1986年11月,王鐸擬山園帖石刻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5月,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一級文物。
保存“擬山園帖”石刻的陳列館原為王家祠堂,建于清朝末年,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文革時期破壞,保護工程實施前,屋頂多處漏雨,檁條斗拱開裂,屋內陰暗潮濕,室內外鋪地方磚大部分佚失,建筑外墻四周無散水,給石刻保護造成極大威脅。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文物,孟津縣文物管理局2007年委托南陽市古建研究中心編制了《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館維修設計方案》,此次王鐸擬山園帖石刻保護工程,總投資20多萬元,工程歷時4個月,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進行維修保護,修繕了王家祠堂漏雨的屋頂,更換部分糟朽椽木、新做仿古筒瓦屋蓋及脊獸,陳列館室內進行防滲處理和整修,更換了部分鋪地方磚,制作安裝了仿古隔扇門及木窗,新建仿古保護房三間,并完善了安防系統等配套工程。整修一新的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不僅徹底改變了擬山園帖石刻的保護條件,同時將更有利于提高文物資源的利用效益。(原標題:孟津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開館迎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 作者:鄭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