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莊村地處邙山南麓,是孟津縣平樂鎮的一個村,關于村名的由來,有兩個傳說。
相傳東漢時,漢明帝劉莊尊崇佛教。天竺的僧侶都想到中國宣傳佛法,但得知路途遙遠、言語不通等困難后,不少人都放棄了。一位高僧決心前往中國弘揚佛法。夏天,他躺在地上受暴曬;冬天,他在寒風中站立,磨煉意志。他四處學習中國的方言土語、歷史文化。他的決心感動了寺院前的一尊石象。一天,石象突然對高僧吐露人言,愿意馱他到中國去。高僧認定這是佛祖的安排,于是答應了。
石象馱著高僧歷盡劫難后,終于到達東漢都城洛陽城下。當時的人們從未見過大象,都來看稀奇。一位老者想喂它青草,可大象極為疲勞,站在路旁一動不動地休息。老者說:“這大象跟石象一樣,真怪!”這句話泄露了天機,大象立刻恢復了本來面目,變成了石象,永遠站在了那里。后來,石象附近形成了一個村子,以大象命名為“象莊村”。
第二個傳說與董卓亂政有關。董卓生性殘暴,率兵到都城洛陽,控制了中央政權,廢掉漢少帝,立陳留王為漢獻帝。隨后,他蓄謀篡位,四處尋找吉祥物,為稱帝做準備。一天,他在嵩山蒼狼谷叩頭崖下發現了一塊酷似大象的巨石,就想把它運到洛陽。當時正值寒冬,他調集官兵,沿途潑水,等路面結冰后,再前拉后推,將巨石運往洛陽。春暖花開時,巨石才被運到離洛陽城四里的地方,官兵只好先把巨石放在那里,待來年冬天再運。不久,諸侯開始興兵聲討董卓。董卓挾持漢獻帝至長安,遂棄巨石。
象莊村的石象立于村南,通長3.4米、寬1.05米、高3.2米,用整塊青石雕刻而成,重數十噸。有多位專家認為它應是東漢時期所雕,迄今有1900余年的歷史,是目前我國極為珍貴的石雕藝術瑰寶。(記者王曉丹特約記者鄭戰波)(原標題:象莊村:石象立村南 憩處有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