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市首陽山鎮大冢頭村,位于洛陽市區東27公里的310國道南側,離偃師城區約8公里。該村東側有一大土冢,相傳為秦相國呂不韋之墓,因墓冢高大,俗稱“大冢頭”,大冢頭村因此得名。
呂不韋,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立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子楚因母親夏姬不受寵愛,被送往趙國邯鄲做人質。因為秦國曾多次攻打趙國,所以趙國沒有厚待子楚,子楚生活困窘。時為衛國商人的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后非常喜歡,他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
因為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呂不韋欲游說華陽夫人扶持子楚為秦國的繼承人。子楚承諾如果“實現計劃”,愿意和呂不韋“共享”秦國的土地。于是,呂不韋向華陽夫人獻上許多珍奇玩物,并“順便”談及子楚聰明賢能。收到禮物后,華陽夫人向安國君全力推薦子楚。最終安國君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還請呂不韋當子楚的老師。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攻打趙國,呂不韋賄賂趙國守城官吏,使子楚得以脫身返回秦國。6年后,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繼承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于是,子楚繼位,成為秦莊襄王,尊奉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為夏太后。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呂不韋被任命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為他的食邑。
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后死去,太子嬴政(即秦始皇)繼承王位,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呂不韋命食客記下各自所見所聞,綜合在一起編成雜家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該書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字,刻舟求劍的故事就出于此書。
后來嬴政親政,呂不韋被免職,不久后憂懼自殺,被葬于邙山腳下(今大冢處),至今墓冢巋然。(記者王曉丹通訊員高獻中)(原標題:大冢頭村:“奇貨可居”呂不韋 歸葬邙山留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