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傳統文藝 >> 文藝人物專欄 >> 瀏覽新鄉
精彩推薦
  • 文藝人物專欄-呂心哲

    呂心哲

    呂心哲,長垣縣方里鄉呂莊村村民,1915年生,長垣縣五彩皮..[詳細]
  • 文藝人物專欄-蘆蘭香

    蘆蘭香

    蘆蘭香,女,河南省豫劇三團的老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詳細]
  • 文藝人物專欄-馬騏

    馬騏

    馬騏,1922年出生于許昌,祖籍河南封丘,河南著名曲劇表演..[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張永法

2016/4/14 17:33:23 點擊數: 【字體:

張永法
 
    張永法(1877-1956)    山東大鼓、河南墜子藝人。男,漢族,原陽縣齊街鄉于莊村人,后遷居延津縣城。因其眼睛視力欠佳,故得綽號“玉石眼張”。張永法幼年曾上過私塾,讀過《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和《詩經》等。其父曾在延津縣城為清政府管理過糧倉。爾后,又在齊街集上開銀匠鋪。張永法在家庭富有的情況下,因喜愛說唱,于十二歲時,投拜了河北大名府來的山東大鼓藝人王教德為師,并隨師出外行藝。四年時間內,張永法刻苦學藝,尊敬師父,所以師父把所會的技藝全都教給了他。后到開封相國寺演唱,結識了不少藝人,使技藝大進,曾到北京參加大鼓藝人比賽,奪得第二名,他唱的大鼓韻律樸實,板眼分明,鏗鏘有力,曲調很少哼哼咳咳。1919年,張永法改唱河南墜子,其唱腔中還糅和著濃厚的山東大鼓的韻味。后與董桂枝唱對口,由董永信為其伴奏。1928年前后,與黃治國、王元堂、王秀卿到開封、亳州、鄭州、新鄉、邢臺、石家莊、北京等地演唱。1930年,到天津勸業廠、南市,常與喬利元、喬清秀同臺演唱,切磋技藝。董桂枝此時也與喬清秀、程玉蘭齊名。1930年,張永法在天津玉明春茶樓和法國租界歌舞樓演出時,又和董桂枝唱對口墜子。經常演唱的曲目有《火燒綿山》、《俞伯牙摔琴》、《孔明吊孝》、《關公挑袍》等。1937年,張永法轉場到北京天橋一帶,曾與京韻大鼓藝人白云鵬、劉寶全、小彩舞,相聲藝人常連安等同臺演出。在到兵營演唱時,他自編自唱的小段《十勸同胞》曾受到馮玉祥將軍的贊賞。1940年,張永法在天津作短暫停留后回到廷津與原陽,經常以藝會友,至1942年,他和劉明遠等人發起組織了“長春書詞正巳會”,被推舉為“總理”,為發展曲藝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永法秉性耿直,作風正派。他選才收徒寧缺不濫,即寧愿自己的技藝到此為止,也不傳給他認為不正派的人,故而他一生很少收徒。另外,他曾幫助一批中青年墜子藝人成才,如賈思功、楊紹福。平時,他以大書為主,井擅唱小段,僅《三國》,就能說唱六十余個曲(書)目。無論是描景抒情,還是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皆形神兼備,聽眾夸他是“活三國”。其自編自唱的《劉臣哭廟》、《斬顏良》、《徐母罵曹》等,文詞典雅、語言生動,開門見山,以“串口”見長。近似繞口令,且吐字清晰,抑揚有致,關鍵時一氣呵成,他在《徐母罵曹》一折中,最快時一口氣唱五十多個字,聽眾都替他喘不過氣來,他卻舒展大方,運用自如。他行藝六十年,于1956年病逝,享年七十九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張景瑞上一條:孫德生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