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蘭(1907-1968) 河南墜子女藝人。封丘縣婁堤鄉汪寨村人。程玉蘭十一歲拜王玉河為師,學唱河南墜子,十五、六歲時,唱響開封、鄭州。二十歲赴天津演唱,成為繼喬清秀、董桂枝之后的第三名河南墜子演員。1953年,參加天津市廣播說唱團。隨團各地演出,均得到好評。老年,在天津市曲藝團擔任教師。
汪寨程家極為貧窮困苦。其父程萬會靠給人扛活度日。童年時的程玉蘭時常討飯及拾柴草幫補家庭。1938年已經成名的程玉蘭回鄉奔喪,還要寄宿在其嫂的娘家邵寨。“文化大革命”中,程玉蘭受到迫害,曾柱著雙拐,站在三張壘起的桌子上挨批斗。1976年病重,1978年逝世于保定市。
1980年,《天津演唱》第三期署名惜云的《著名墜子演員程玉蘭》一文中稱:“辛亥革命(1911年)后,除山東犁鏵片大鼓外,公認河南墜子是一種優秀的外省民間說唱曲種。”程玉蘭在提高河南墜子的地位,擴大傳播河南墜子藝術的影響上,有著相當大的功績。惜云在文章中對程玉蘭的表演藝術風格也作了具體而生動的描述:“……她嗓音高亢爽朗,低音柔和,翻高落低,剛柔相濟,吐字有力。字音真,傳聲遠。根據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唱法不雷同。能把感情溶化干唱詞腔調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小黑驢》《昭君出塞》是她的杰作。《小黑驢》曲詞有:“說黑驢,道黑驢,粉鼻子粉眼粉嘴唇兒,細尾巴,白肚皮兒……”十幾個疊句。她用垛扳連唱起,一氣貫通似高山流水,一瀉千里;同時,她面部表演滿臉喜氣,舞臺上充滿漾漾朝氣。主題鮮明,給全曲增加了風趣和更多的歡樂氣氛。”此外,程玉蘭唱悲調寒韻也極為動情。書場內每每有喝彩之聲。她灌制的唱片有《小寡婦上墳》、《小黑驢》、《藍轎會》。錄音廣播的有《昭君出塞》、《相府借銀》、《寶玉探病》、《馬鞍山》,《井臺會》、《石不爛趕車》等十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