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1月16日、1月23日晚22:45,由《追夢在路上》攝制組拍攝的紀錄影片《絕壁長廊--鑿出來的幸福生活》(一、二、三)將在廣東衛視播出。紀錄片聚焦開鑿郭亮洞的艱難險阻及村莊境遇變遷,講述故事時空延伸約半個世紀。故事主角是當年開鑿郭亮洞輪換的13人專業隊,至今還活著的村民申新福、申福貴、李章鎖、劉看福、申三等人,主要筆墨放在去世的、活著的開山英雄身上,細致描述他們的后人今天的生活現狀。
《追夢在路上》制片人、總導演馬志丹提到:“在中國人民熱烈地涌向郭亮村時,大多數人們想的是看看這座中國最危險的村莊。我們的紀錄片故事,忠實地講述郭亮村43年村莊變遷史,“世界第九大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郭亮村民如何拼搏到山窮水盡,男女老幼雙手磨出了血,開鑿了郭亮洞。艱苦歲月締造了英雄浩歌,影像鴻泱豐滿著史詩長存。真相真切解封于視野深處,綿密情節鉤織成細膩碎片。絕壁長廊,這是一個注定產生于那個時代的奇跡。郭亮村黨支部書記申明信帶領全體村民,歷時五年兩個月,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共打壞了4000多個鐵錘,消耗了12噸鋼釬。投資8萬元,以3萬工日,憑萬能雙手,鋼釬鐵錘,劈山鑿石2萬4千立方米。集體主義精神凝聚于南太行山上,永恒不朽。廣東衛視,2015年度鉅制,2016 開年獻映。”
越過旅游開發帶來的繁榮景象,導演將眼光投放在郭亮村至今仍然存在的貧困境況,反映村委會為消除貧困差距,建設商業街的新努力。
紀錄片故事尋根究底,對人物尋訪下狠功夫,主要人物涉及37人,出場人數龐大,達120人之多。紀錄片以親歷者現場講述、實物見證、情節還原、細節再現、尋找事實真相貫穿通篇,以重要時間節點為敘事鏈接,過去時與現在時交叉穿插,拍攝采用親證、自證、旁證、互證的求實手法。應該說,《絕壁長廊——鑿出來的幸福生活》創作出中外紀錄片界從未開拓過的題材內容。
郭亮村跨度43年的變遷史,深刻地烙印在鏡頭之中。影像豐厚,情節細膩,視覺場面宏大,歷史縱深感強。紀錄片具有研究社會主義特殊年代下中國農村的活態史料價值。時代養育的道德范式,集體主義贏得的行為成果,讓人們油然生發出崇高感和敬仰之情,在感動中觸動靈魂,發人深省。
這是一部深深凝聚了《追夢在路上》制片人、總導演馬志丹女士及其創作團隊無數心血的長篇巨制。這部紀錄片拍攝投入人力、物力之大、拍攝素材之多,堪稱《追夢在路上》系列紀錄片項目創立以來之最。馬志丹總導演通宵達旦地工作,嘔心瀝血地寫稿件,為的是向觀眾奉獻一部超高品質的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