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文化遺產 >> 文化遺產知識 >> 瀏覽新鄉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中州大鼓的藝術特征

2013/10/15 15:53:02 點擊數: 【字體:


中州大鼓的藝術特征


    (一)鼓隊的組成及表演形式  

    中州大鼓藝術所用樂器是以鼓為主并配以鐃、镲、小撞撞、開道羅等打擊樂組成一種民間打擊樂藝術。其中樂隊無固定編制,根據演出的場所及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最少十幾人,人多大一百多人。并且有時根據演出場所規模的大小來確定演員的性別。一般比較大型的場面必須有身強力壯的男演員參加。鼓隊的樂器構成,大鼓40面,鐃15副,配音镲16副,舞镲40副,開道鑼2面,鼓的重量為45公斤。其中特大鼓直徑約一米五,舞镲變化很多,其中鼓和鐃、配音镲必須有男的演奏。在服裝上面非常講究,服裝為綠褂紅邊、黃褲帶紅線,紅褂黑邊、白鏈頭和戲裝帽。等服裝3套共計170套。  

    (二)演奏技巧及節奏特征  

    1、演奏形式 演奏時將鼓挎在腰前,用雙鼓槌敲擊,分為擊鼓邊、擊鼓面、擊鼓框等幾種。中州大鼓的演奏形式大多以齊奏為主,但是鼓和镲的節奏各不相同,鼓的節奏緩慢、結實有力,多打在強拍子上,而镲節奏急促而密集,鼓與镲結合營造出一種氣吞山河、排山倒海的雄壯氣勢。在演奏過程中,鼓與镲一起形成強于弱、齊奏與分奏等不同的音響色彩,它們不但在節奏上的協調配合,而且演員要用眼神相互交流,形成一種整齊統一的情感交流,傳達給觀眾一種視覺與聽覺上的審美享受。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大咚鼓直徑一米五,有三人來擊打,配十一面中型鼓和二十面大镲,周圍的鼓和镲圍在其周圍呈圓形狀。演奏起來氣勢磅礴、威猛彪悍、聲形兼備、感情豐富。演奏的隊形分“原地演奏”和“行進演奏”。特別是在原地演奏過程中其中中間的大東股由8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用手抬著或時而舉起原地做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其中一位手拿舞镲的演員在上面邊擊镲邊舞,具有一種矯健有力,氣勢雄渾的陽剛之氣,給人以力與美的視覺享受。在行進演奏中,能變化各種隊形,形成一種動靜結合,整齊劃一,變換各種舞蹈造型如下,[二龍出水]、[雙鳳展翅]、[仙女散花]、[空中鼓舞]、[龍鳳呈祥]、[歡慶豐收]等。  

    2、節奏特征 據鼓隊的老藝人張觀來講,民國初年,開始成立的大鼓隊,由張占福、程明志編寫的的鼓譜節奏很慢,后來經過專家的改變才逐步形成一種激烈明快、蒼勁有力的藝術風格。中州大鼓是一種齊奏形式,鼓譜的節奏型變化不是很豐富,但是他們通過速度、強弱以及舞蹈隊形的變化達到一種粗放與細膩,器樂演奏與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人以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聽覺震撼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