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比干廟(圖)
2016/2/2 12:15:5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應朋友的邀,借雙休日訪游了國家級保護重點文物寶寺―――比干廟。這是一座紀念忠臣比干的古廟,它給人的啟迪深遠。
比干廟位于古都朝歌(今淇縣)城南20公里處,我和朋友一行三人同往,朋友是在當地工作的,對此頗有研究,因此他一上車,就做起了兼職導游的角色。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他以酒為池,寵信妲己,折涉之脛,剖在孕之婦,制炮烙之刑,遭到了舉國上下的反對。據《史記》載:“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有太師,少師謀,遂去。”然而,就在比干冒著殺身之禍 ,又進宮犯顏強諫,無道的昏君紂王卻斥問比干:“何以恃此不怕死?”比干說:“君不道臣之辱也,見過 不諫非仁也。”“君有諫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紂王惱羞成怒,竟說:“吾聞圣人之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并殘酷地殺死比干,剖開胸膛,取出血淋淋的心臟。比干以死諫紂的壯舉,贏得了天下人的贊頌,傳為千年佳話。后人為了紀念他不畏強暴、直言敢諫的品德,在這里為其修墓建廟。據《史記》載:“其墓為周武王所封”。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又親詣比干墓,祭祀比干,并因墓建廟,使其初具規模。此后,唐太宗、宋仁宗、元仁宗、明孝宗等都曾下詔,對比干廟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到清代又有所增建。近幾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除明代現存建筑外,還擴展了不少,雖然名字還稱之為廟,但是整個建筑群宏偉狀觀。 邊聽著津津有味的講解,不感時間之長,轉眼間已經來到了目的地。
好氣派的宏偉古建筑呀!名為比干廟只不過是延續原名罷了,占地幾百畝,蒼松古柏,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園林。飛龍雕柱,鱗次櫛比,整個建筑古樸典雅?偟恼f來分影壁、山門、二門、三門、碑廊、石坊、大殿等。 影壁在大門前,高3丈,寬5丈,上為綠色琉璃瓦頂,正中鑲嵌著由24塊琉璃方磚砌成的花卉圖案,構圖精巧,色彩絢麗。照壁北為山門,山門古樸典雅,額上書“殷太師廟”四字。 二門有坊,上題“諫臣極則”四字,左右有石聯:“主的諫難回,當此親離眾叛,欲盡如微子去,箕子奴,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臣心剖不死,即此血濺魂飛,且將以周日興,殷日衰,上訴主君六七降之靈”。 門內兩旁為碑廊。這里石碑林立,大都出于歷代帝王、官宦和著名詩人學士的手筆。最著名的為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文》碑和唐太宗的《贈殷太師比干詔和祭比干文》碑,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我對唐代詩人李白曾經也留下墨跡感受頗深:題比干神祠 殷后亂天紀,楚懷亦巳昏。 夷羊滿中野,菉葹盈高門。 比干諫而死,屈平竄湘源。 虎口何婉孌,女媭空嬋娟。 彭咸久淪沒,此意與誰論? 沿廟中心的甬道前進,穿過三門,便是比干廟大殿院落。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九脊歇山頂,掩映松柏交柯的濃陰從中。大殿前有巍峨的拜殿,上額書“殷太師殿”。大殿純是系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無論梁架、斗棋,全是鑿木相吻,相互制約,顯得綺麗壯觀。 繞過比干廟大殿的后面,便來到墓前的亭子里,亭前有石坊,旁有古柏聳天。 石坊上題:“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猶存。”亭子內豎有一墓碑,上面刻著“殷比干莫”四個字。據說這是孔子用劍刻寫的。碑上方“至圣先師孔子書”的留款為后人所加。“莫”即“墓”字,孔子之所以省“土”為“莫”,據說因碑下為土,“莫”字加土即“墓”也?绯龉磐,面前豁然開朗。 在空曠的天宇下,便是比干丞相高大的墓冢了,冢的右前方有一小徑,盤旋可達墓頂。墓頂是一塊平地,野菜青青,覆蓋著20多畝大的墓冢。冢上的野菜都是中空無心的“沒心菜”。當地傳說沒心菜是比干的七竅丹心化成的。比干被剖心后,掩袍不語,面似土色,他單騎縱馬南行,見到妲己化成的老婦在道旁剜菜,便問:“老人家,你剜的什么菜?”老婦說:“沒心菜。”比干問:“菜沒心能活,人沒心如何?”老婦說:“菜沒心能活,人沒心,該他死!”比干聽后,長嘆一聲,口吐鮮血,墜馬而死。驟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卷土將比干尸體掩埋其中,墓的周圍不久便長出許多沒心菜和空心柏樹,故又稱比干墓為“天葬墓”。這里的樹、菜都“沒心”,象征著比干為國盡忠耗費了心血,這個傳說又表現了人民群眾對比干的景慕之情。 據文獻記載:比干是中國林姓的世本之祖。傳說當比干罹難時,其子尚是一個遺腹子。隨其母陳氏逃之淇河以西的長林里,在林子里生下了他。為了避難,其母改其姓為“林”。后來,武王滅紂,召回他時,即賜姓為“林”,賜名為“堅”,封為“河清公”,食邑博陵郡,也稱西河郡(今河北省安平一帶)。因此, 中國林姓大都冠以“西河”字樣,比干廟自然成了林氏“祖祠”。
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派代表林越修、林越覺從南京專程到衛輝比干廟祭祖,以示不忘祖宗。
近幾年來,港臺和泰國等外國華僑中的林氏家族先后多次來此朝拜。
比干以死強諫精神,如同日月永柄千秋。永遠是人們學習的楷模,正如一位老革命家所說的那樣:“要做比干剛強諫死,不做箕子佯狂自全”, 晚霞映紅半邊天,使我們一同沉思于回家的路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博寶資訊網(2009-11-20)